|
圖解
1 為何發生這么大地震?
位于地震多發的喜馬拉雅地震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說,兩個板塊互相擠壓,會發生地表斷裂,而尼泊爾位于歐亞大陸和印度洋板塊兩個大的板塊的主要碰撞帶上,是地震多發的喜馬拉雅地震帶,中國大陸也位于歐亞板塊東段上。
他說,喜馬拉雅地震帶歷史上就是強震活動帶,此次尼泊爾地震是兩個板塊之間的擠壓逆沖造成。尼泊爾是地震十分活躍的地方,1900年以來,加上此次地震,共發生了8次大地震,這還只是此次地震附近的數據,如果把所有地方都加起來,就更多了。尼泊爾最近的一次大地震為8.1級,發生在1934年,距離此次地震不到130公里。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張曉南說,大的范疇講,尼泊爾、印度一些城市,我國西藏一些地區,都位于喜馬拉雅地震帶上,但此次地震究竟發生在哪個斷層,哪個破裂段上,還需要根據研究進一步作出判斷。他說,地震之所以發生,是板塊連接處,地殼結構比較容易錯動,發生相對的運動,地底下的能量釋放而造成的,它是一種不可避免,也很難預測的地球活動。
2 大地震越來越多了嗎?
本世紀來強震明顯增加,進入活躍時段
蔣海昆說,本世紀以來,特別是2004年印尼海嘯開始,全球的8級以上強震發生的次數明顯比上世紀增加,“有點類似上世紀前50年了,大家認為進入強震的活躍時段了”。
他說,從8級以上地震的次數看的確如此,如日本地震,我國昆侖山地震,汶川地震等,都確實表明本世紀以來,8級以上地震的頻次比上世紀后半葉明顯變多。
但他也表示,從更長的時間范疇看,全球的強震活動也存在周期性的特征,而全球的強震可能會在數十年的大尺度中延續。
蔣海昆介紹,全球地震活動以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8.7級地震為標志,進入了8級地震活動的高發期,到目前為止共發生8級以上地震15次,9級以上地震2次。
張曉南說,從1900年到2000年平均來說,全球范圍內每年會發生1-2次8級以上地震,包括陸地和海洋,但具體到某一年,也并不是完全確定的數值,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跨度里,大約每年有1個多,2個不到的8級以上地震。
3 高海拔強震會帶來哪些災害?
此次喜馬拉雅山雪崩便是次生災害
尼泊爾位處高海拔地區,張曉南說,地震發生的海拔高度沒有什么特別的規律,在亞歐、印度板塊交接的尼泊爾位于地震多發帶,在太平洋板塊的日本也處于地震多發帶,因此地震帶與海拔并沒有關系。
不過,針對高山地區地震,他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山區的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等,此前汶川地震中很多傷亡損失就是次生災害造成的。
至于昨日在喜馬拉雅山發生的雪崩是否屬于次生災害,張曉南說,地震造成的直接損害是房屋倒塌,地面開裂,此外的災害都叫做地震誘發的次生災害。
此外,張曉南指出,8級以上地震是最高的地震級別了,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了,但具體產生多少傷亡、損失,還需看當地的人口密度,房屋結構等。目前不太清楚尼泊爾當地房屋建筑結構的具體情況,但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的房屋建筑物質量都是比較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