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著力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強拉動力
突出重點,加大投入。沒有項目就沒有后勁,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保增長加大投入要落實在項目上。緊緊抓住國家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的難得歷史機遇,選準項目、爭取項目、建好項目,為構筑江西崛起大格局打好基礎。確保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突出交通運輸和電力能源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開工建設瑞金至尋烏、南昌至德興等10條高速公路,續建鷹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等7條高速公路,建成瑞金至贛州高速公路,加緊做好贛州至崇義等9條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17公里,總里程2433公里,改造國省道800公里。開工建設杭南長客專等9個鐵路項目,續建向莆鐵路、昌九城際鐵路等8個鐵路項目,加緊做好昌吉贛城際鐵路、京福高速鐵路(江西段)、阜鷹汕鐵路等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宜春明月山機場,續建昌北機場和景德鎮機場擴建工程,加緊做好上饒三清山機場建設的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南昌至湖口Ⅱ級航道整治等6個航運項目,續建新干港河西貨運碼頭等4個航運項目。開工建設貴溪電廠“上大壓小”工程等10個能源項目,續建天然氣省網一期工程等8個項目,力爭建成長嶺風電場等14個項目,加緊做好彭澤核電等9個項目的前期工作。突出農林水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開工建設峽江水利樞紐等6個項目,繼續抓好鄱陽湖二期防洪工程等16個項目,力爭建成廖坊水利樞紐灌區一期工程,完成30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突出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開工建設中國(江西)將軍雕塑園等14個項目,續建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21個項目,加快建設江西藝術中心等項目,力爭建成江西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12個項目,加緊做好鄱陽湖生態旅游示范區等6個項目前期工作。突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開工建設南昌地鐵1號線等51個項目,續建萍鄉市污水處理工程等15個項目,力爭建成宜春污水處理廠一期等18個項目,加緊做好設區市應急備用水源等8個項目的前期工作。
活躍市場,促進消費。大力促進房地產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力爭新增廉租住房295萬平方米,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00萬平方米。結合舊城改造,加快推進棚戶區(城市低洼危舊房住宅區)改造。認真落實促進住房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契稅稅率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購買或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對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一律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按低限減半征收經營性收費,認真落實經濟適用房按揭貸款政策,提高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的購買能力。依法依規組織啟動貨幣化房改工作。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引導房地產商理性確定商品房價格,薄利多銷,讓利于民,增強市場信心。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加快推進“雙百市場工程”,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方式,繁榮市場。重點培育壯大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和商品交易市場,力爭銷售總額超10億元的商業零售企業達到3-4家,年交易額超60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達到3-4個。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家店的建設改造,進一步完善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組織實施好“家電下鄉”工作,為農民購買彩電、電冰箱、手機、洗衣機等提供規定價格內13%的補貼,促進農村消費。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進一步擴大“紅色搖籃、綠色家園,觀光度假休閑旅游勝地”品牌效應,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完善游、購、娛、食、住、行配套。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閑旅游,實施居民休閑旅游行動計劃,擴大客源,提升水平。力爭全省旅游總收入和接待旅游總人次分別增長20%和15%以上。
強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對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的支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信貸規模,爭取全省貸款規模增幅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用于“三農”的貸款增幅不低于全省貸款平均增幅,用于中小企業的貸款增幅不低于全省貸款平均增幅。積極引進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機構入贛,抓好民生銀行南昌分行、中銀國際證券、永安期貨江西營業部的籌建和開業,鼓勵已在省內落戶的股份制銀行在有條件的設區市設立分支機構。積極培育上市資源,做大江西板塊。進一步規范有序發展金融信貸擔保公司,提高省投資集團、地方鐵路投資集團、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公司的融資投資能力,抓緊籌建省高速公路集團公司。全面啟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抓好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試點。進一步推動保險業發展。規范發展各類服務性中介組織,提升信息通訊及軟件服務外包業發展水平,大力支持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的建設與運營。
(四)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發展活力。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實施好下放權屬、股權多元、嫁接改造、轉制重組及兼并破產等“五個一批”改革,推進首批42戶下放省屬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工作。推動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戰略合作與重組,重點推進江鎢集團與上海望潮、煤炭集團與北京中弘、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與中銀香港等合作。抓好新鋼與洪鋼的整合重組,支持江銅、江鎢等有融資能力的優強企業收購兼并重組中小企業。在安置好職工的前提下,繼續推進69戶政策性破產企業的破產操作。進一步完善企業薪酬分配機制,選擇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增量資產獎勵股權試點。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行公共財政政策,優化支出結構,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完善統一規范透明、以一般性轉移支付為主體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省直管縣”改革范圍擴大到全省所有80個行政建制縣(市),逐步推開“村賬鄉代理”。完善國庫集中收付改革,執收執罰部門收支完全脫鉤試點擴大到61個縣(市、區)。在省級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啟動設區市級公務卡制度改革。切實抓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全省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并制訂和落實好相關配套措施。抓好區域性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重點抓好南昌、新余統籌城鄉發展試點和萍鄉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全省改革探索經驗。
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的質量和水平。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突出重大產業招商,組織好第七屆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江西(香港)招商引資活動周、第四屆中國“五會”(南昌)經貿懇談會等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爭取一批技術領先的企業落戶江西。力爭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以上,利用省外單項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資金增長20%以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優化出口結構,力爭全年外貿出口總額增長20%。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繼續推進阿爾及利亞(中國)江鈴經貿合作區、汪氏集團阿根廷經貿合作區和多哥中國農業示范中心建設。積極支持省地礦局、省核工業局、江銅集團、江鎢集團、省煤炭集團等在伊朗、澳大利亞、秘魯、菲律賓、印尼等國進行礦產合作勘查開發。加強對外開放平臺建設,繼續推進“大通關”區域合作機制,擴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直通放行”的通關適用范圍,推動和支持“無水港”建設,力爭新開1-2條國際(地區)航線,提高“鐵公水空”聯運水平,降低口岸物流成本。
大力推動全民創業,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鼓勵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壟斷行業和領域,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進入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文化出版產業以及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等。繼續支持經營管理和科技人員領頭創業,大力扶持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推動廣大農民致富創業。鼓勵設立中小企業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建立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為創業融資提供支持。新建20個小企業創業基地。力爭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15%以上,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5%以上,上繳稅金占全省稅收總額的58%以上。
(五)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龍頭,扎實推進綠色生態江西建設
全力抓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抓緊做好總體規劃的報批工作,爭取年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能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納入國家重點功能區建設規劃。進一步抓好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完善,增強規劃的針對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積極做好一批戰略性工程的前期工作,突出抓好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調研論證和申報立項工作,爭取盡快通過國家審批。
切實抓好以“五河一湖”及東江源頭為重點的生態環境整治和建設。繼續抓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年內50%以上的縣(市、區)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網同步建成。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和營運,努力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開工建設一批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重點推進區域性鄉鎮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建設,提高無害化處理率。加大“五河一湖”及東江源頭生態環境整治和保護力度。繼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七個不準”專項治理行動。保護區內凡不符合“三個堅決不搞”要求的企業一律實行關停并轉,其他企業也逐步有序遷出水源保護區范圍。繼續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堅持科學造林,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農村房前屋后空地造林綠化,省財政再安排3億元免費向農村群眾提供造林苗木。抓好長江防護林、珠江防護林、血防林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爭取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0萬畝。支持和推進生態工業園建設。積極推進九江、南昌、贛州出口加工區、宜春經濟開發區等10個生態工業園的創建。省財政安排3500萬元重點支持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嚴格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綠色植保技術,大力發展“豬沼果”等生態養殖模式,促使規模化養殖場減少污染。
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突出抓好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實施好豐城電廠綜合節能改造、晶能光電LED產業化等重點節能工程。抓好火電、鋼鐵、水泥、化工等重點企業脫硫改造,新余電廠、井岡山電廠、九江電廠燃煤火電機組脫硫設施建成投運。抓好公共機構節能和建筑節能工作。抓好萍鄉市、永修云山經濟開發區、江銅集團、華春集團等4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加大財政對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增加減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總額達到7000萬元;增加節能專項資金1000萬元,總額達到4000萬元。
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加強環保立法,開展“五河”源頭和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的立法調研,爭取年內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堅決把好項目準入關,把“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理念落實到每一個決策、每一個項目中,凡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不管項目多大,堅決不予審批,不準建設。建立健全環保監督評估機制,對生態環境惡化的地區實行預警,對超標排放、整改不力的市縣實行“區域限批”。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省財政增加安排1億元,總額達到3.8億元,對納入政策范圍的公益林補償標準每畝提高至10元。省財政安排8000萬元,對五大河流和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的縣(市、區)進行獎勵。力爭全省主要河流及鄱陽湖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五河”及東江源頭保護區內監測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11個設區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
(六)協調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重點支持農村校舍改造和中學實驗室建設,加大城區中小學校舍建設力度,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辦好特殊教育,切實改善殘疾少年兒童的教育條件。進一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切實保障這部分孩子受教育的權利。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財政再安排4億元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化解。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力爭達到70%,積極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與就業的對接,切實提高就業率。做強做優高等教育,積極抓好“江西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繼續抓好高校債務化解工作。規范民辦教育,推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推進中小學教師隊伍“百千萬工程”和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高校教師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培養。面向海內外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為各類人才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干事創業環境。切實抓好科技事業發展,加強科技知識普及等各項工作,努力建設創新型社會。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挖掘深厚的贛文化底蘊,把握時代特征,打響贛文化品牌。繼續擴大紅歌會影響,唱出特色品牌,唱響主旋律。辦好第四屆江西藝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城鄉人民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實施好農村文化建設工程,力爭全省40%以上的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二級館標準。積極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支持廣電、報業、出版等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抓好江西國際影視文化城、出版產業基地、泰豪動漫產業基地、景德鎮陶瓷創意文化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典籍整理和文史研究工作。
加強衛生、體育和人口計生工作,增強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加強公共醫療和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突出改善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設備條件,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提高醫療質量。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增強醫療衛生機構的動力和活力。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抓好婦幼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城鄉愛國衛生運動。大力發展體育事業,積極籌備第七屆城運會,認真備戰第十一屆全運會。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毫不松懈抓好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交通、化工、建筑施工、大型娛樂場所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高度重視抓好森林防火,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社區建設,不斷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基層維穩工作,健全信訪制度,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化解,盡最大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加強應急管理,依法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嚴厲打擊各種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加強民兵預備役、“雙擁”、國防動員和民族宗教工作。切實關心老齡、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