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他們是中國最龐大的勞動者群體,他們也是最沉默的勞動者群體,讓我們傾聽"沉默的大多數":
首次權威發布中國20個主要用工城市農民工幸福感排名;
首次解析中國農民工幸福感構成;
首次全面揭露中國農民工主觀生存感受現狀。
2012年4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聯合中國最大的農民工就業導航社區工眾網發布《中國農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報告》,報告對農民工的"幸福感"、"情緒倦怠感"、"社會距離"、"社會支持"四項指數進行了分析。對農民工幸福感進行解析,當前農民工主要來源于個人生存層次的需求滿足,對未來發展所帶來的幸福感最低。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孫健敏教授表示"農民工的主觀生存感受記錄了整個中國社會變遷的過程。作為轉型期中國的一份子,農民工身上負荷了多重角色,而他們的努力,最直接承擔了整個社會轉型的成本,包括社會成本和心理成本。了解他們是幫助他們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們與中國最早致力于農民工職介及發展研究的工眾網共同發起了中國農民工"生存感受"的調查研究。
此次調查,選取全國各省份20個主要用工城市進行對比,數據從工眾網農民工數據庫(截至調查時共有注冊用戶532萬9971人)中隨機抽取樣本,由工眾網工眾研究中心采取電話調查方式進行訪問,收集到有效問卷2473份。這是首次針對中國農民工主觀生存感受的調查,涉及范圍之廣也堪屬首例。
發現農民工的幸福感結構
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從多個維度看都顯著低于國外體力工作人員。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更多來源于個人安全和健康狀況等"生存"層次的幸福感,"關系"層次的幸福感較低,而基于"發展"層次上的幸福感最低。這說明現在社會為他們發展和改變社會地位提供的途徑讓他們更為失望。
工眾網工眾研究中心李久鑫博士認為: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中國農民工的主體,他們通過"短工化"、"旅游式"的打工或者父輩打工的積累基本能夠滿足生存需求,但他們也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能夠平等的享受城市生活,最終在城市生根。但原社會關系被割裂,新社會關系陷真空,致使他們成為了"農村的逃兵,城市的孤鳥",目前生根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