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3)新中國的全面農業現代化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農業現代化受到高度重視。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小階段(表3-46)。隨著世界農業現代化的演變,中國對農業現代化的認識不斷深化,農業現代化的實踐發生很大變化。1960年以來,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在1960~2008年期間,中國第一次農業現代化指數提高了42個百分點(表3-48)。
表3-48 1960~2008年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變化
項目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05 |
2008 |
第一次農業現代化指數 |
34 |
44 |
56 |
57 |
67 |
71 |
76 |
第一次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排名 |
82 |
66 |
67 |
76 |
74 |
76 |
75 |
第一次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水平分組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 |
- |
- |
- |
國家樣本數 |
111 |
111 |
110 |
126 |
131 |
131 |
131 |
第二次農業現代化指數 |
- |
- |
20 |
18 |
23 |
32 |
35 |
第二次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排名 |
- |
- |
71 |
56 |
63 |
55 |
62 |
第二次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水平分組 |
|
|
-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國家樣本數 |
- |
- |
108 |
121 |
130 |
130 |
130 |
綜合農業現代化指數 |
- |
- |
29 |
33 |
31 |
34 |
38 |
綜合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排名 |
- |
- |
60 |
63 |
73 |
68 |
65 |
綜合農業現代化指數的水平分組 |
|
|
-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國家樣本數 |
- |
- |
110 |
128 |
131 |
131 |
131 |
注:新加坡的農業規模很小,其第二次農業現代化指數沒有參加排名。第二次農業現代化評價1980年有6個指標缺少數據,綜合農業現代化評價1980年有4個指標缺少數據,它們的評價結果僅供參考。
首先,計劃時期的農業現代化。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提出“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60年代提出“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技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并計劃用20多年時間實現“四個現代化”,后提出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
當時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可以簡稱為“以糧為綱,四化一社”。“以糧為綱”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主線,確保全國的糧食供給。“四化”分別是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學化。“一社”先后是“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實行城鄉分割的戶籍政策。
這個階段發展重點是:提高糧食單產、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農業集體經濟等。
其次,改革時期的農業現代化。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農業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現代化的觀念和重點也發生了改變。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生產現代化,包括科學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利化和化學化等;農業經濟現代化,包括商品化、市場化、集約化、社會化、農業金融和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等;農業觀念現代化,包括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可持續農業等的興起等。
這個階段發展重點是:提高土地生產率、農業生產現代化、農業經濟現代化等。
其三,全球化時期的農業現代化。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員,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農業現代化進入全面推進時期。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生產現代化,包括信息化、機械化、科學化、專業化、工業化、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農業科技園等;農業經濟現代化,包括市場化、商品化、國際化、集約化、社會化、農業金融和農業期貨市場等;農業要素現代化,包括農民素質和農民收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業政策環境(農業稅收改革和農業補貼)、農業制度和農業觀念的變化等。
這個階段發展重點是:提高農民收入、農業三個方面現代化、農業信息化和生態化等。
2006年全國廢止“農業稅”,農業補貼逐年上升。這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