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19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上海市市長楊雄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經濟形勢,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堅持市場導向,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堅持先行先試,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國家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上海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機遇。在國家相關部委共同推動下,我們全力以赴做好籌備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批準的總體方案。推動投資便利化,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清單以外領域的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制、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制全部改為備案制,實施境外投資備案管理,推行工商登記注冊資本認繳制、先照后證登記制。推動貿易便利化,啟動海關和檢驗檢疫“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聯動監管試點。推動服務業開放,落實銀行服務、融資租賃、增值電信等領域的一批開放措施。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推開,進展順利。深入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一批改革舉措先行先試。深化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將廣播影視業順利納入試點范圍,改革效應進一步顯現。啟動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為導向的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一批企業集團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有序推進。免征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非公有制經濟增長快于國有經濟。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完善總部經濟發展政策,推動利用外資向文化、衛生、教育等領域拓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新增42家。啟動集成電路產業鏈保稅監管模式試點,舉辦首屆中國上海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全國比重達到30%左右。強化走出去重點項目服務機制,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過100億美元。按照國家部署,推進對口支援,幫助喀什、遵義等地建設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發展旅游等特色產業,加強與長三角等地區的交流合作,服務全國水平繼續提高。
(二)堅持以提高經濟質量效益為中心,狠抓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7%,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9.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2.3%。著力提升“四個中心”功能,成功推出國債期貨、瀝青期貨、黃金交易基金,推行航空貨郵中轉集拼、跨境電子商務等試點,集聚中國建設銀行上海中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上海中心等功能性機構,金融市場交易額達到639萬億元,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提高到45.4%,商品銷售總額超過6萬億元。鼓勵運用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制度推進產業升級,加大力度支持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新型顯示、高端醫療器械等重大項目發展,制定新一輪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意見。金融、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和郵輪經濟迅速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62.2%。實施國務院批復的張江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向張江示范區下放一批審批權限,落實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等支持創新政策。新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94項,促進光刻機、重大新藥等科技成果產業化,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3%左右。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0.3件。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發布實施節能減排地方標準,淘汰落后產能660項,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以上。
(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進社會建設和文化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 43851元和 1920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 9.1%和10.4%。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實施扶持失業青年就業啟航計劃,依法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幫助1.1萬人成功創業,新增就業崗位60.1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制定實施城鄉統一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提高養老金水平,提高城鄉低保、最低工資等標準,提高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和農村獎勵扶助標準。首次向城鄉低保家庭和重點優撫對象發放一次性高溫補貼,擴大醫療救助范圍,開展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邁出解決支出型貧困的第一步。實施新一輪農村綜合幫扶政策,提高經濟相對薄弱村的自我發展能力。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新增養老床位5155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達到28萬人。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新建籌措保障性住房和實施舊住房綜合改造11萬套,基本建成10.4萬套,完成大型居住社區外圍市政配套項目40個,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4.6萬平方米,各類保障房受益面繼續擴大。完善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新增61所中小學和幼兒園,推行小學“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深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基本完成行業高校劃轉,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廣家庭醫生制度,建成健康信息網,建立市民電子健康檔案,醫療服務水平繼續提高。舉辦首屆市民文化節,組建上海報業集團,建成兒童藝術劇場。舉辦市民體育大聯賽,參賽市民達128萬人次,在7個區開展30分鐘體育生活圈建設試點,一批品牌體育賽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上海體育健兒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慈善事業穩步發展,國防動員、雙擁、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外事、港澳、對臺、僑務工作取得新進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施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實現人口管理從條件管理向積分管理的重大轉變,基本完成協管員隊伍整合轉制,完善信訪工作機制,開展社會治安專項行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四)推動建設重心向郊區轉移,城鄉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力度繼續加大。建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軌道交通11號線二期和12號線、16號線部分區段投入運營,運營線路新增99公里、總長達到538公里,天然氣主干管網二期等項目竣工運營。強化落實安全責任制,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充實街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量,發布交通發展白皮書,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開展養護作業市場化改革,城市運行總體平穩有序。著眼于弘揚上海世博會理念、共享城市最佳實踐成果,推動設立“世界城市日”。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光纖到戶覆蓋新增123萬戶,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覆蓋新增126萬戶,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開通試運行。深入推進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環保投入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新增綠地1050公頃。黃浦江兩岸等重點區域和郊區新城建設有力推進。制定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完成100個村莊、4萬農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完成1150公里村內道路、910座危橋改造。保持地產農產品有效供給,啟動食用農產品市場體系新一輪規劃建設,確保主副食品生產供應。
(五)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政府改革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本市30條實施辦法,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政風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制定政府職能轉變方案,完成部分政府機構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調整審批事項153項,率先清理行政審批涉及的評估評審。著力提高行政效率,推行無紙化辦公,大幅壓縮會議、文件、簡報,市政府全市性大會比2012年減少50%。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深化市級部門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預算、決算的公開,首次公開市級行政單位行政經費、部分政府投資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結果。著眼于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與群眾工作能力,改進公務員培訓方式,強化責任追究和效能監察,勤政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主動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創新驅動發展的積極效應持續顯現,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在各個崗位上奉獻智慧和力量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區市和駐滬部隊、武警官兵,向關心和支持上海發展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我們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結構調整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服務業集聚輻射能力不強,先進制造業發展后勁不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尚處于培育階段。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有待充分發揮,要素市場發展不充分,政府干預過多、監管不到位,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沒有完全確立。擺脫傳統發展路徑日益緊迫,人口總量和結構問題越來越突出,建設用地規模接近極限,環境承載壓力加大,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突出。改善民生仍需加大力度,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舊區改造難度加大,城鄉區域之間差距依然較大。創新社會治理更加迫切,多元化群體利益的協調難度增大,城郊結合部臟亂差等問題凸顯,城市安全存在不少隱患,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亟需提高。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還有不少缺點和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服務群眾不夠自覺主動,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辦事拖拉的情況時有發生。改革創新意識不夠強,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問題比較突出,敢闖敢試敢擔當的勇氣不足。行政效率不夠高,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嚴,重形式輕實效、重布置輕執行的現象仍較普遍。艱苦奮斗的精神有所弱化,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依然存在,極少數人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這些問題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有所改進,但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必須經常抓、長期抓。我們要直面問題,進一步從思想認識上深挖根源,在建章立制中強化舉措,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