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腳踏實地、攻堅克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一、人口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802.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8%。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825.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3%。常住人口出生率8.93‰,死亡率4.52‰,自然增長率4.41‰。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16.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8萬人。
表1 2013年末常住人口及構成
指 標 |
年末數(萬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2114.8 |
100.0 |
按城鄉分:城鎮 |
1825.1 |
86.3 |
鄉村 |
289.7 |
13.7 |
按性別分:男性 |
1090.7 |
51.6 |
女性 |
1024.1 |
48.4 |
按年齡組分:0-14歲 |
200.1 |
9.5 |
15-59歲 |
1621.8 |
76.6 |
60歲及以上 |
292.9 |
13.9 |
其中:65歲及以上 |
194.5 |
9.2 |
按功能區分:首都功能核心區 |
221.2 |
10.5 |
城市功能拓展區 |
1032.2 |
48.8 |
城市發展新區 |
671.5 |
31.7 |
生態涵養發展區 |
189.9 |
9.0 |
二、綜合經濟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00.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8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4352.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4986.5億元,增長7.6%。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3213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5052美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8:22.7:76.5變為0.8:22.3:76.9。
圖1 2009-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表2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指 標 |
絕對量(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比重(%) |
地區生產總值 |
19500.6 |
7.7 |
100.0 |
第一產業 |
161.8 |
3.0 |
0.8 |
第二產業 |
4352.3 |
8.1 |
22.3 |
工業 |
3536.9 |
7.8 |
18.1 |
建筑業 |
815.4 |
9.6 |
4.2 |
第三產業 |
14986.5 |
7.6 |
76.9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883.6 |
7.0 |
4.5 |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
1749.6 |
7.2 |
9.0 |
批發和零售業 |
2372.4 |
6.6 |
12.2 |
住宿和餐飲業 |
374.8 |
-3.2 |
1.9 |
金融業 |
2822.1 |
11.0 |
14.5 |
房地產業 |
1339.5 |
3.4 |
6.9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536.6 |
9.5 |
7.9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
1444.3 |
11.2 |
7.4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13.0 |
5.2 |
0.6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133.3 |
3.0 |
0.7 |
教育 |
758.2 |
6.9 |
3.9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416.1 |
11.5 |
2.1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445.3 |
6.1 |
2.3 |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597.7 |
2.4 |
3.0 |
全年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406.7億元,比上年增長9.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3%,與上年持平。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327億元,增長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811.8億元,增長10.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