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扎實做好2014年工作
2014年是新一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奮力沖刺“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全市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收入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以內,完成年度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效。緊緊圍繞國家宏觀政策導向,以市重點項目“253工程”為抓手,著力增加有效投入,優化投資結構,帶動產業升級。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庫建設,拓展項目謀劃廣度和深度。深入研究國家投資動向和財政資金扶持重點,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繼續完善分級分層調度機制,建立健全項目考核機制,強化項目實施的指導、督促、協調和推進,加快首礦大昌300萬噸鋼鐵、華電六安電廠二期、華潤啤酒/水飲品雙百萬噸、武鋼霍邱冶金工業園、舒城電子產業園、葉集家居產業園、大別山旅游扶貧快速通道、合六南通道一期、濟祁高速六安段、六舒三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應流集團高端裝備模塊化生產、眾興集團云母深加工、博微長安產業園、六安火車站改擴建、金寨抽水蓄能電站、商杭高鐵壽縣站等項目盡早開工。
大力促進消費和進出口。完善城鄉流通體系,積極引導城鄉居民消費。全面實施“五位一體便民服務工程”,加快發展農村連鎖直營便民超市,切實保障城鄉消費安全便利。提升中心城區商貿服務業水平,大力推動城市綜合體和商貿特色街區建設,加快標準化菜市場及社區連鎖店改造與建設。促進產銷銜接,開拓六安名優特產品市場。扶持壯大外貿企業隊伍,鼓勵企業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爭取獲批出口加工區、保稅倉庫,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12%。
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制定產業指導目錄,著力開展產業招商。拓寬招商領域,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土地一級開發、標準化廠房、城市公用設施及社會公共事業。謀劃重點招商項目,緊盯央企、知名民企和行業領軍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招商。改進駐外招商,著力加強與有關商會、協會、開發園區、企業和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嚴把項目準入關,努力提高項目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率。建立健全招商項目推進機制,堅持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力爭到位內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分別增長15%。
加快地方金融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金融普惠年”活動,推動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優化信貸結構,確保實現新增貸款規模增速不低于存款規模增速、制造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增速不低于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深入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全面完成全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任務。爭取域外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境內外資本在我市投資參股、直接設立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等金融類企業。積極培育企業上市資源,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力爭5家以上企業上市或掛牌,全年直接融資20億元。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二)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推進集約發展。進一步完善開發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明晰產業定位,突出主導產業,優化空間布局,彰顯各自特色,實現錯位發展。高標準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承載能力。推進省級開發區以“一區多園”、“托管區”、合作共建等形式整合周邊鄉鎮工業集中區。加強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嚴格執行產業規劃、環境保護、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等項目準入標準,優先保證重點急需項目用地;建立項目用地供應雙向約束機制,強化土地批后監管;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加快建設標準化廠房和科技孵化器。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培育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擴大有效投入。啟動實施千億工業項目投資計劃,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促進在建項目加快建設。設立財政專項資金,扶持骨干企業項目建設和小微企業發展,鼓勵優勢企業通過產業鏈整合、兼并重組、擴大產能、股改上市等途徑做大做強,力爭全年工業投資達到500億元,增長25%;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1000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22戶。
加大技術創新。啟動實施工業轉型升級五年行動計劃,大力推動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引導龍頭企業建立以研發中心、技術中心為重點的創新平臺,鼓勵中小企業以購買新技術、研發新產品為重點,提升創新能力。立足融合發展,建設一批省市級兩化融合示范基地,推動傳統產業新興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以推行現場管理、加強質量標準建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推進企業管理提升,提高管理水平。
強化分類指導。堅持扶優扶強,完善要素配置,集中土地、資金等要素,優先向重大優質工業項目傾斜。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加強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業基地建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強化經濟運行調度,確保生產要素銜接,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充分利用好各類資本市場,鼓勵優質企業開展直接融資。
(三)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推進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和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引導主要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深入實施百萬畝油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和茶產業振興工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高效農業、訂單農業和休閑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組織開展畜禽、水產良種體系建設和健康養殖,大力開發皖西白鵝、高山蔬菜、水庫有機魚等地方優勢品種資源,培育發展大別山特色農產品市場。合理布局農產品加工園區,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合作,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糧食產業化發展,強化糧食流通市場監管。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構建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大對家庭農場的定向扶持,重點支持種養大戶成立家庭農場。促進農民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積極發展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等新型合作模式。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大力培育和發展科技專家大院創新模式。按照基地型、集團化、鏈條式思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820億元,增長15%,億元以上龍頭企業達120家。加快推進“中國綠谷”農產品物流園、茶葉綜合體等重點招商項目。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支持發展品牌農業,新增 “三品一標”認證數量40個。推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組織開展國家級蔬菜、茶葉、水果、蠶桑標準園和畜禽水產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加強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監管,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繼續推進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組織實施國家千億斤增糧規劃、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建設項目。解決5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施7條中小河流治理,完成90座小II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平方公里。積極推進新一輪治淮工程建設,大力實施“八小”農田水利工程。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加快農村電網和通訊設施提標擴面進程,升級改造縣鄉公路3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90座。
(四)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
強化規劃引領與管控。開展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和強度,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完善規劃體系,健全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加強重點區域城市設計,注重生態保護,傳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進壽縣、葉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完成10個中心鎮總規調整。強化規劃集中統一管理,加大巡查執法力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強力推進中心城市建設與管理。啟動新一輪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四年實施計劃,今年計劃政府性投資49億元。加快東部產業新城和西部生態新區建設,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承載能力。強化市區土地集中管理,統一土地儲備、供應、登記和執法,繼續抓好土地出讓金征收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制度,著力解決施工單位“掛靠”問題,減少服務類招標“流標”現象,提高招投標工作效率。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深入開展“五城同創”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進一步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推動重心下移,調動各級各方面積極性,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組織開展市容市貌、超載超限、渣土運輸等專項整治。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提升物業管理水平。
加快縣城和中心鎮、美好鄉村建設。加強分類指導,研究出臺支持政策,推進各縣縣城和葉集城區建設擴容提質。加強城鎮地下管網、防洪排澇、道路交通、垃圾與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城鎮綠化美化。繼續推進擴權強鎮試點,抓好50個重點鎮建設。開展“三線三邊一點一地”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改善城鄉面貌特別是農村人居環境。實施美好鄉村建設第二批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改造,加大資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美好鄉村投入、管理、服務等長效機制。突出主導產業培育,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出臺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提高村級發展能力。
全方位開展區域合作。加強大別山區域城市合作,爭取國家啟動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加大合肥經濟圈合作力度,加快構建合六產業走廊,優化“一軸兩翼”產業布局;拓展壽縣、霍邱與合肥市結對合作領域,積極參與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建設,落實舒城與合肥市合作發展重點事項,推進市示范園區與肥西縣加強產業合作和基礎設施共建。推動金寨、葉集、霍邱基礎設施共建、產業互動發展。
(五)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加快行政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完成工商、質檢和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任務。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規范市直單位編外聘用人員管理。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服務組織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啟動金寨縣、金安區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健全土地流轉激勵機制,引導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構建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新機制,創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機制。穩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穩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試點。
推進財稅改革。堅持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原則,完善市區財政體制。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全口徑預算管理,穩步推進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完善稅收管理制度,進一步發揮綜合治稅平臺作用,提高征管水平。繼續做好“營改增”擴圍試點工作,跟蹤房地產稅改革。規范政府融資平臺運行機制,深化土地收儲和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做好債務風險防控和化解工作。
促進市場化改革。全面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妥善解決遺留問題。深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管理改革,強化集中管理與統一運營。推進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市場化,引進戰略投資者,提高運營水平。實施城市公交車、出租車運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進一步健全政策措施,放寬市場準入,降低創業門檻,推動民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六)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增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加快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新培育創新型企業6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8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進一步落實與高校院所戰略合作協議,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籌建六安大學科技園。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實現發明專利申請800件以上、授權100件以上。研究編制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工程”,力爭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150億元,增長14%。
提升現代服務業。組織實施服務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育科技研發、金融保險、物流會展、中介服務、總部經濟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商業酒店、休閑娛樂、社區服務、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吉寶冷鏈物流園、裕安城南物流中心建設,吸引服務外包企業入駐。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融合發展,建設電商快遞物流配送園。做好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紅色旅游規劃修編,加快五大旅游區建設,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和景區景點開發力度,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打造大別山旅游品牌。
著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凝聚社會共識,筑牢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基礎。扎實做好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推進市圖書館、文化館等重點文化項目建設。組織開展重要革命紀念場館陳列布展升級改造,加快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積極推進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悠然藍溪、保利文化產業園、皋陶文化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文化產業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淠河總干沿線和瓦埠湖環境綜合治理。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加強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形成PM2.5監測能力,積極防控重污染天氣。繼續加強重點企業和減排項目監管,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確保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土保持,強力推進“森林增長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繼續深入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鞏固提升民生工程。在認真實施省定民生工程基礎上,積極推進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區報警與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農貿市場改造,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讓更多群眾滿意。加強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管理,建立分類管養機制,確保項目效益充分發揮。開展已建成民生工程項目產權確認登記,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支持和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統籌推進重點人群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進一步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成果,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完善城鎮職工醫療、居民基本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救助制度,著力構建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制度體系。高度重視養老問題,積極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善建設、分配、管理和退出機制,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
扎實推進扶貧攻堅。認真實施《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創新大扶貧模式,實施精準扶貧,大力推進行業扶貧、專項扶貧和社會扶貧。加大產業化扶貧力度,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加強統籌協調,整合項目資金,“整村推進”180個貧困村。繼續實施“雨露計劃”和農村教育補貼試點工作。強力推進金寨“5+1”項目,充分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八)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大力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啟動六安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優化城區教育布局,加快六安一中東校區、二中西校區和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大別山職教集團引領作用,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支持皖西學院創建應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快市人民醫院西院區和市中醫院二期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落實重大疾病防控和慢性病干預措施。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切實加強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加快人口計生轉型發展。繼續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規范企業、鄉鎮統計工作。推進殘疾人服務和保障體系建設,切實保障殘疾人權益。推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地方志、氣象、地震、老齡、檔案、對臺、外事僑務等事業發展。
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體系,提高社區(村)網格化服務治理水平。學習“楓橋經驗”,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積極推廣網上信訪,推進訴訪分離,規范信訪秩序。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加強法律援助和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引導社會輿論,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進一步推動平安六安建設,著力推進農村平安服務網建設等十項重點工程,有效防范和嚴厲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加強公共安全防控。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不斷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和處置能力。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地質災害、礦業生產、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加大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退出力度,有效預防和遏制較大事故發生。強化國防教育,做好民兵、兵役、雙擁、優撫和復轉軍人安置工作;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加強國防動員基礎建設,提高后備力量建設質量。
各位代表,事業任重道遠,形勢催人奮進。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招不虛、一步不讓抓發展,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促落實,努力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我們要牢記為民宗旨。堅持執政為民,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走進一線察民情,深入基層接地氣,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爭先進位意識,加強壓力傳遞,層層落實責任,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更加重視生態保護、居民收入、社會保障、安全穩定。我們要加快職能轉變。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解決好政府越位、缺位問題,著力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下功夫。堅持效率優先,進一步健全重點工程建設、征遷、城管大聯勤、治超、基本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市場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政府融資、稅收征管協作等工作機制。持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加大“庸、懶、散”整治力度,完善績效評估,推動政府工作提速提質提效。我們要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完善行政決策程序,堅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貫穿于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復議監督,促進規范執法。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項目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切實抓好審計結果運用。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我們要強化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決反對“四風”。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電子招投標平臺建設,強化對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切實改進文風會風,大力精簡會議文件,堅決控制各類檢查評比,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謀發展、抓落實、辦實事上。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樓堂館所建設和表彰慶典活動,切實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財力和資源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上,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在中共六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弘揚紅色精神,致力綠色發展,放飛金色夢想,萬眾一心,勵精圖治,扎實推進幸福六安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