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實習生 賈茹) 近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2014人類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約有4500萬人由于沖突或迫害的原因而被迫背井離鄉,創18年來新高,其中有1500多萬人為難民。由于失去了工作、財產和社會關系,因此流離失所人口非常容易遭受其他暴力、疾病、貧困和自然災害的影響,且往往無力應對困境。武裝沖突給個人、社區和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禍害。
內部和非國家武裝沖突占了全球武裝沖突的絕大多數(參見圖一)。近年來,非國家武裝沖突有所增加,雖然國內沖突的總數正在減少,但國際化的內部武裝沖突卻呈上升趨勢。由于殖民戰爭和冷戰結束等原因,國家間沖突有所減少。雖然這些武裝沖突的起因和背景各不相同,但大多數武裝沖突卻有一些共同主線,例如發展落后、怨恨未消(包括之前曾發生過沖突)和自然資源租金。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策制定未優先考慮民眾的需求或傾聽民眾的聲音,這加劇了社會動亂的局勢,因此迫切需要改善治理。政府必需對民眾的擔憂持更加負責的態度,并予以更加高效的回應。如阿拉伯之春所展現的那樣,除政府變革外,還需要深刻的轉型,以開拓政策空間和提高能動性。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和經濟機會的缺乏讓經濟和社會關系越來越緊張,這可能會繼續加劇社會動亂。還有一些全球性因素可能加劇沖突和脆弱性,例如跨國有組織犯罪、軍用物質和安全服務的國際市場及激進極端主義的蔓延。消除脆弱性的這些根源將對促進和平和人類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