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現代生產要素正加速注入農業領域
2012年,示范區物質裝備水平、科技推廣水平、經營管理水平、支持水平、產出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分別達到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的76%、77.6%、51%、62.4%、53.1%和71.6%,分別比2010年提高9.1、9.7、8.1、6.7、5.0和6.4個百分點。物質裝備水平、科技推廣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兩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以上,這說明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應用和農業經營機制創新成效顯著,在示范區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作用突出、貢獻較大。
第二章 物質裝備水平評價
物質裝備水平反映了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的程度,包括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兩個方面。2012年,示范區物質裝備水平綜合得分10.6分,比2011年、2010年分別增長7%、13.7%,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11.4分)相比,實現程度達到93.1%。
一、農業基礎設施水平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主要采用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指標進行測算(鑒于當前全國尚未制定規范的高標準農田面積統計制度,各示范區普遍采用旱澇保收面積替代高標準農田面積)。2012年,示范區高標準農田面積12667萬畝,比2011年、2010年分別增加1056萬畝、2055萬畝,增長9.1%、19.4%;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達到51.5%,比2011年、2010年分別提高3.6和7.1個百分點,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60%)相差8.5個百分點,與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值(75%)相差23.5個百分點。其中,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到或超過75%的示范區有21個,占示范區總數的13.7%;達到或超過60%的示范區有60個,占示范區總數的39.2%;在30%以下的示范區有13個,占示范區總數的8.5%。這表明,示范區改造中低產田,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取得積極成效,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加快改善,農業生產已實現了主要依賴中低產田向旱澇保收高產農田的轉變。
表2-1 2012年示范區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排名
排名前20位的示范區 |
排名后20位的示范區 |
江蘇省昆山市 江蘇省海安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 內蒙古自治區西烏珠穆沁旗 河北省定州市 安徽省南陵縣 河北省玉田縣 北京市房山區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北京市順義區 天津市武清區 浙江省湖州市 黑龍江省寶清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雅縣 山東省滕州市 山東省平度市 安徽省廬江縣 江蘇省太倉市 河北省肅寧縣 黑龍江省安達市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遼寧省開原市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 重慶市榮昌縣 吉林省榆樹市 江西省贛縣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山東省沂水縣 四川省蒼溪縣 重慶市潼南縣 吉林省農安縣 吉林省前郭縣 海南省海口市 吉林省敦化市 黑龍江省五常市 青海省互助縣 陜西省延安市 西藏自治區曲水縣才納鄉 西藏自治區白朗縣嘎東鎮 |
2012年,東、中、西、東北地區示范區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分別達到60.6%、59.2%、45.6%、47.5%,2010-2012年年均增速達到3.8%、7.7%、12.1%、8.2%,呈現東部地區比重高、增速低,中部地區比重高、增速穩,西部和東北地區比重低、增速相對較快的格局。東、中部地區已有50%及以上的示范區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而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僅有27.3%和17.4%。
表2-2 不同區域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與增速比較
區域 |
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 |
2010-2012年均遞增速度 |
2012年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的示范區比重 |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全國 |
44.4% |
47.9% |
51.5% |
7.7% |
39.2% |
東部 |
56.2% |
57.9% |
60.6% |
3.8% |
51.9% |
中部 |
51.0% |
54.9% |
59.2% |
7.7% |
50.0% |
西部 |
36.3% |
40.3% |
45.6% |
12.1% |
27.3% |
東北 |
40.6% |
44.5% |
47.5% |
8.2%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