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70~2010年期間,工業現代化地位升級國家17個,降級國家7個(表2)。
表2 1970~2010年工業現代化的世界地位發生升降的國家
升級的國家 |
降級的國家 |
||||
國家 |
1970年分組 |
2010年分組 |
國家 |
1970年分組 |
2010年分組 |
新加坡 |
中等發達 |
發達 |
新西蘭 |
發達 |
中等發達 |
西班牙 |
中等發達 |
發達 |
|
|
|
愛爾蘭 |
中等發達 |
發達 |
|
|
|
匈牙利 |
中等發達 |
發達 |
|
|
|
韓國 |
初等發達 |
發達 |
|
|
|
墨西哥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科威特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哥斯達黎加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委內瑞拉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哥倫比亞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烏拉圭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馬來西亞 |
欠發達 |
中等發達 |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土耳其 |
欠發達 |
中等發達 |
|
|
|
薩爾瓦多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伊朗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中國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尼加拉瓜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危地馬拉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玻利維亞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摩洛哥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
|
|
泰國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
|
|
印度尼西亞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
|
|
尼日利亞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
|
|
注釋:1970年以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分組,2010年以第二次工業現代化指數分組。
(6)過去40年世界工業現代化的國際格局發生一定變化
在過去40年里,世界工業現代化的基本格局發生了一定變化。
例如,1970年的18個工業發達國家,到2010年有17個國家仍然是發達國家,只有1個國家下降(新西蘭下降為中等發達國家);1970年的40個工業欠發達國家,到2010年有31個仍然是欠發達國家,只有9個國家升級(薩爾多瓦、中國、危地馬拉、摩洛哥、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升級為初等發達國家,馬來西亞、土耳其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
(7)不同國家預期完成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時間差別很大
在過去40年里,不同國家工業現代化的增長率差別很大,發展中國家預期完成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時間相差很大。在1990~2010年期間,大約有10個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是負增長,目前無法預測它們完成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時間。根據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正增長國家的增長率,可以大致推算它們完成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時間(表3)。
表3 發展中國家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預期完成時間
國家 |
1970~2010年 指數年均增長率 |
所需年數 |
1980~2010年 指數年均增長率 |
所需年數 |
1990~2010年 指數年均增長率 |
所需年數 |
馬里 |
3.67 |
80 |
4.18 |
65 |
7.26 |
41 |
印度 |
2.76 |
85 |
3.21 |
69 |
6.33 |
40 |
中國 |
3.42 |
53 |
4.46 |
40 |
5.61 |
28 |
巴拿馬 |
1.60 |
66 |
1.95 |
52 |
3.80 |
31 |
薩爾瓦多 |
2.62 |
66 |
1.84 |
67 |
3.35 |
41 |
印度尼西亞 |
4.24 |
58 |
3.83 |
49 |
2.93 |
45 |
博茨瓦納 |
6.21 |
46 |
4.06 |
38 |
2.89 |
32 |
中等收入國家 |
- |
- |
- |
- |
3.63 |
38 |
世界平均 |
3.17 |
28 |
1.82 |
35 |
1.16 |
43 |
(8)過去40年世界工業現代化與現代化顯著正相關
在過去40年里,世界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與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顯著正相關,第二次工業現代化指數與第二次現代化指數顯著正相關,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與綜合現代化水平指數顯著正相關,顯示世界工業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是顯著正相關的。
當然,不同國家的情況有很大差別。以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水平指數為例,2010年有22個國家工業現代化指數分別高于現代化指數1~19分,70個國家工業現代化指數分別低于現代化指數1~25分;其中,40個國家現代化指數與工業現代化指數的差值在1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