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1日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長 陳建華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廣州成功舉辦亞運、亞殘運之后增創新輝煌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為民用心做事,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增后勁,圓滿完成了“十二五”時期目標任務,國家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
——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5年來,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去年地區生產總值1.8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4%,較2010年凈增7352億元,連續27年位居國內城市第3位。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實現了新的跨越。經濟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9.1億元、比上年增長8.5%,有效防范化解財政和金融風險,財政透明度位居全國前列。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形成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認定總部企業320家,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1.26︰31.97︰66.77。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5年來,政府財政投入民生社會事業8813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4倍。城鄉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預計去年分別達4.66萬元、1.93萬元,年均增速分別為10.8%、12.4%。5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11.54萬人,成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人均增長89.41%,新增和籌集保障性住房16.68萬套,新增管道燃氣用戶110.8萬戶、覆蓋率56%。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廣州文化館、美術館開工建設,廣州圖書館新館、13個兒童公園建成開放。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全面進步,所有區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廣州大典》一期編纂出版,人均期望壽命等居民健康指標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民生發展指數連續兩年全國城市排名第一。
——城鄉面貌有新變化。5年來,鞏固提升亞運成果,“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取得新成效。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去年達標天數312天,比上年增加30天,PM2.5平均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下降20.4%。水環境治理取得進展,珠江廣州河段保持Ⅳ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破解垃圾圍城難題,6個資源熱力電廠全面建設,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綠化美化水平持續提升,新建綠道3000公里,海珠濕地、南沙濕地、花都湖等公園建成開放,森林覆蓋率達42%。舊城面貌發生新變化,同德圍、金沙洲、金融城、琶洲西區、廣鋼新城、廣紙片區等成片連片城市更新項目穩步推進。市民對城市形象滿意率比2010年提升16個百分點。
——國家中心城市功能不斷強化。5年來,空港、海港、鐵路港、信息港、城市路網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機場旅客吞吐量5520.94萬人次;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5.21億噸、1762萬標箱;廣珠、廣深客運專線和貴廣、南廣高鐵相繼開通;高速公路通車972公里,地鐵通車9條266公里;光纖覆蓋用戶超過700萬戶、入戶率62.3%,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天河二號運算速度全球6連冠。城鄉水、電、氣等民生及科教文衛政法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
——城市活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5年來,保持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南沙新區、南沙自貿試驗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旅游綜合改革等試點全面推進,4次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首。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創設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當選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盟、大都會協會聯合主席城市,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增至63個,3次評為“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承辦亞信2015年首次特別工作組和高官委員會會議,成功舉辦廣州馬拉松賽、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等國際賽事,職業足球奪得2次亞冠聯賽、1次足協杯、5次中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