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19日在廈門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廈門市人民政府市長 裴金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顧
2015年,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深化改革開放,突出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較好完成全年各項任務。多數經濟指標增幅逐月回升,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66億元,增長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96.5億元,增長20.6%;財政總收入1001.7億元,增長10.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606.1億元,增長11.5%,這些指標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同期經濟增速;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7%;萬元生產總值耗電、耗水分別下降4.5%和3.6%,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高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出臺促進工業穩增長11條、加快智能制造發展10條、大眾創業萬眾創新35條、扶持小微企業8條等措施。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88.99,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指數90.49,居全國前列。聯芯、天馬微電子二期、三安集成電路、電氣硝子等一批龍頭項目進展順利,建成全國最大LED外延芯片制造基地。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啟動24個機器換工項目,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近70%。軟件信息業務收入增長23%,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鏈產值增長17.8%,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10.8%,文化產業增長20%,網絡零售額增長60%。接待境內外游客6035.8萬人次,增長13%;旅游總收入832.3億元,增長15.2%。國際投資論壇等四項展會獲亞洲杰出展會獎。海港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2.5%和7.1%,增幅居沿海主要港口前列。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8876億元和7567億元,增長16%和13.9%。在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復評中名列第一。高標準農田、現代設施農業、菜籃子基地建設加快,4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產值362億元,銷售收入349億元。
產業平臺建設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啟動建設46平方公里的同安、翔安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8平方公里的丙洲、美峰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規劃建設環東海域東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馬鑾灣新城,強化產業項目準入遴選。軟件園三期、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生物醫藥港等產業功能區進展順利,島內老工業廠房改造提升加快。軟件園二期創新社區建設初見成效,實現產值483億元,增長20.1%。火炬高新區“一區多園”建設加快,規上工業產值占全市41.4%。省內協作經濟區有序推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成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獲中央財政9億元專項支持,構建29個雙創集聚片區和92個眾創空間。獲國家科技計劃立項420個。新建5個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新認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0家。實行“研究院+企業+地方”三方共建,設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等產學研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315.9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65.9%。全市各類專利授權1.1萬件,每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4.13件。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獲批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加快各類人才培育引進,2300多人入選“海納百川”人才計劃。
(二)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面落實李克強總理考察廈門時所作“先行先試、敢闖敢試,顯現特色、活力四射”重要指示,實施52項制度創新,其中全國首創18項。“一照一碼”在全國復制推廣,率先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三互”口岸監管機制,啟用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備案管理”模式,引進企業7584家,注冊資本1102億元。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金融改革創新,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航空維修、文化保稅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成立國際商事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兩岸知識產權智庫,承接253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法治化服務環境加速形成。
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布實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公共服務清單,市級權力事項精簡51.3%。“多規合一”改革成為全國可復制推廣樣板。成立不動產登記局。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分類。進一步完善商事登記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健全征信體系,商事主體年報公示率93.3%。推行一系列國資國企改革,19家市屬國企資產增長13.8%,利潤增長5.3%。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和城市發展基金。獲批國家專項建設基金86.5億元,占全省31%。發行9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啟動首批10個PPP試點項目。300多個項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獲批內貿流通體制改革試點,城市配送網點覆蓋率超60%。
國際化水平持續提升。合同利用外資41.6億美元,增長45.9%;實際利用外資20.9億美元,增長6.2%。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資成倍增長,突破2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832.9億美元,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開通廈蓉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時間比海運縮短一半,開辟了臺灣及東南亞地區貨物經廈門往返歐洲中亞的便捷通道。廈航開通廈門直飛阿姆斯特丹、悉尼洲際航線。實行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空港口岸實行全天候通關。獲準實施離境退稅政策。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戶廈門。郵輪母港出入境艘次和人次均增長2倍。成功舉辦廈洽會、首屆中國-新西蘭市長論壇、國際海洋周、國際時尚周、國際紀錄片大會、中國-東盟郵輪經濟城市合作論壇、第八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第十屆世界同安聯誼大會。
對臺交流融合不斷深化。海滄青創、一品威客、宸鴻科技被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設立臺企快車服務中心、兩岸企業搭橋中心,為臺商投資提供一站式服務。廈臺海運快件常態化運作。廈門口岸臺灣食品進口批次占大陸三分之一。新設臺資項目(含轉第三地)增長1.2倍,實際利用臺資增長61.2%。率先開展對臺跨境人民幣貸款,企業提款金額占大陸試點總量85%。跨海峽人民幣代理清算金額累計537.1億元。率先試行卡式臺胞證。廈金“小三通”運送旅客164萬人次,增長16.2%。成功舉辦第七屆海峽論壇,工博會、文博會、兩岸樂活節、民間藝術節等活動影響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