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主要抓了九個方面工作。
(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實施去產能、去庫存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等專項方案,全面完成鋼鐵、煤炭去產能年度目標,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10個月下降。加強政府性債務預算管理和風險控制,取消、停征、降標和放開105項涉企收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37項,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減少23項。大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完成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組建等工作。穩步推進財稅、商事、價格、省直管縣、農業農村、社會信用、不動產統一登記、公共資源交易體制等改革。我省首家民營銀行開業,首家消費金融公司批籌。
(二)培育新興動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繼續實施農業農村三個“百千萬”工程,糧食總產穩定在600億斤左右,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35萬億元,雙季超級稻年畝產量又創世界紀錄。積極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對接“中國制造2025”,制定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等產業支持政策,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優勢產業增長態勢良好。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出臺培育新供給新動能、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等方面的實施意見,網絡消費、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快速增長。三次產業結構為11.5∶42.2∶46.3,服務業占比提高2.1個百分點。
(三)加強重點工程建設,夯實持續發展基礎。啟動100個重點制造業項目,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研發與產業化、輸變電智能電網技術改造等項目建成投產;創新創業園區“135”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引進雙創企業超過5000家。加快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網絡,新增高速公路427公里,新改建干線公路1094公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超過1萬公里;張吉懷高鐵以及長益(擴容)、龍瑯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農網改造、“氣化湖南工程”順利推進;毛俊水庫開工;14個市州城區全部實現光網覆蓋。城鎮路網、公共交通、城市綠道、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全面加強,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進展順利。
(四)加快開放步伐,拓展發展空間。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出臺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大力開拓南美、非洲、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埃塞·湖南裝備制造合作園等項目進展順利。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新結國際友好城市6對,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建成開館。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增長11.1%、11.5%。湘歐快線納入中歐班列統一品牌管理,開通長沙至洛杉磯、悉尼直飛國際航線,張家界開通航空口岸落地簽證,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開放平臺加快完善。啟動實施“一核三極四帶多點”戰略,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位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