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完善“四線”控制規劃,城鄉建設投資額是前五年的4倍,城鎮化率提高7.61個百分點、達到44.52%。市區面積由28平方公里擴大到50平方公里,完成101公里主次干道黑化亮化。遺愛湖公園成功創建國家濕地公園,獲評湖北十大最美湖泊,極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傄巹澝娣e63平方公里的白潭湖片區初具雛形。各縣市“雙十支撐、兩區互動”加快推進,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創建工作掀起熱潮,紅安“一河兩岸”、麻城孝感鄉文化公園、黃梅濱河新區等成為城市風景。黃團浠區域協同發展啟動實施,武穴城鄉一體試點扎實推進,24個國家重點鎮、21個省級文化小鎮、13個省級重點中心鎮、10個省級特色鎮、111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200個“一帶一片”美麗鄉村試點、26個中國傳統村落建設梯次推進,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實施“天藍、地綠、水碧、土凈”工程,強力推進“雷霆行動”,在全省率先完成“大氣十條”任務,連續多年超額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省級生態市創建取得實效。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63”“2022”重點改革項目有序推進,“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取消、調整和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項254項,建立投資項目聯審聯批平臺,推行基本建設項目收費“一表制”。頒發全省首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拓寬投融資渠道,新設立50億元黃岡大別山綠色發展股權投資基金、12億元中小企業轉貸基金,新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6家,336家企業在各類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國有農場、國有林場及農村各項改革全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營改增等財稅體制改革、公車改革、龍感湖農場改革、白蓮河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穩步實施,公安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和審計工作試點進展順利。浠水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建設、小池省級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區建設、“臨江四城”開放開發成效彰顯。以市校合作為載體的人才科技創新、以大別山金融工程為載體的金融創新、以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工程為載體的創業創新取得突破。對接大武漢,園區共建、承接產業轉移卓有成效。與黃石、九江跨江合作,與信陽、安慶、六安等環大別山一體化合作有力推進。招商引資累計引進項目2417個,完成投資2775億元。中國光彩事業黃岡老區行簽約項目245個,開工191個,已投產76個。國內最大的LNG工廠昆侖能源建成投產,黃岡歷史上最大的工業單體項目晨鳴林漿纖一體化開工建設。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公共財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領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有55萬困難群眾享受城鄉低保,5.76萬農村五保對象得到供養,11萬殘疾人領取生活補助,1.99萬戶住房困難家庭入住保障性住房,220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21.66萬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88萬戶,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11.5萬戶,城鎮新增就業36.4萬人、20.1萬人實現再就業。深入推進精準扶貧“1351”行動計劃,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累計減少貧困人口40萬人。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650元、11150元,分別是2011年的1.7倍、2.1倍。建成黃岡老年大學、博物館、黃梅戲大劇院、職教園、體育中心等民生工程。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所有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家評估驗收,教育質量實現恢復性增長。深化醫改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衛生資源總量翻番,互聯網+計生+婦幼健康服務模式全面推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電影《青春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多部精品戲曲進京演出。文明創建深入實施,獲評省級文明城市。成功創建中華詩詞之市、中國書法城、中國東坡美食文化之鄉,成功舉辦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市四運會和“挺進大別山”系列體育賽事。創新陽光信訪、法務前沿、“1343”維穩機制、網格化管理和立體化防控模式,法治黃岡、平安黃岡建設成效明顯。深入實施“六大食品安全示范工程”,食品藥品監管不斷加強。安全生產連年獲全省考核優秀等次。和諧企業創建取得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