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以人為核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按照建設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目標,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和品位,不斷滿足游客、市民需求,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推進交通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重點道路基礎設施,全面推進中心城區濱水環線建設,啟動茅溪河、澄潭、楓香崗、紅壁巖大橋建設,實現澧水大橋高架橋竣工通車,加快啟動磁浮快線等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中心城市和慈利、桑植縣城路網配套,建設荷花路、天問路、開明路等21條主次干道,確保沙堤大道、慈利大道、桑植東外環等9條道路建成通車。續建和新建利九、教溫、張桃、張慈、三溪、竹黃等25條515公里干線公路,全面改善市域通行狀況,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增強城市服務功能。以“兩供兩治”為重點,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實施無事溪、仙人溪截污次干管二期工程,投資建設靜脈產業園;改造升級城鄉電網和通信網,建設1500個基站,完成且住崗等組團農網改城網任務。加快大庸古城、陳家溪特色街區、張家界國際家居廣場、桃花溪谷等項目建設,推進義烏國際小商品城、城鄉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市場體系建設。繼續實施城市家具提質改造和城市景觀的亮化、美化,推進城市公園建設,建設2000個公共停車位、30公里綠道和自行車租賃系統,改造100萬平方米以上的城市棚戶區,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高城市品位。
加強城市規劃管理。遵循旅游城市發展規律,強化城市規劃,優化空間布局。按照特色化、國際化的要求,加強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規劃管控,抓好中心城區和武陵源城區整體城市設計。按照“消化存量、杜絕增量”的要求,嚴格管控違法建設,嚴格執行城市風貌、色彩、家具等專項規劃,全面塑造城市個性和氣質。深化規劃體制改革,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探索建立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系統。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優化人居環境,推進城市精細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大力解決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小區物業管理等突出問題,積極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國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治理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公安、工商、環保、住建、城管等部門信息互聯共享。
做強縣城和特色小鎮。大力推進慈利、桑植縣城擴容提質,支持慈利蔣家坪新區、桑植老觀潭新區構建現代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培育產業帶,促進產城更好融合發展。大力提升重點集鎮發展水平,改造提質街道、市場、供水等基礎設施,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批支持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