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7日在烏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高世宏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和2017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經濟社會保持了穩定發展態勢,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十三五”良好開局,順利完成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7%,城鎮和農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7%和4.4%。
五年來,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產業轉型,發展動能不斷匯聚。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0.9:68.2:30.9調整為1:60: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工業轉型步伐加快。煤焦化工、氯堿化工兩大基地集群優勢更加凸顯,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3%,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烏海市成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服務業活力增強。萬達廣場、紅星美凱龍等一批重點項目投入運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烏海湖獲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龍游灣濕地、金沙灣景區分別入選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沙漠公園試點,新增4A級景區5家,旅游業收入年均增長25.8%,“大漠湖城”成為城市亮麗名片。金融機構達60家,存貸款余額均為五年前的1.4倍,金融業對GDP貢獻率達到6.8%。特色農業發展迅速。“烏海葡萄”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烏海市成為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賽永久舉辦地。“菜籃子”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建成便民蔬菜直銷店43家。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位居全區前列,建立智慧城市院士專家工作站,自治區級科技研發平臺達到27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3家,烏海市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品牌戰略深入實施。設立市長質量獎,中國馳名商標、內蒙古著名商標達26件。
五年來,我們堅持統籌兼顧、完善功能,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修訂《烏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烏海市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和各類專項規劃220余項。濱河一期建成,濱河二期穩步推進,建成區面積由40平方公里擴大到62.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實施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改造各類管網582公里,供熱普及率、燃氣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2%、94%、99%。烏海湖大橋等一批重點橋梁道路建成通車,人均道路面積26平方米。烏海機場航線增至12條。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5.2萬套,4.2萬戶居民喜遷新居,烏海市被評為全國第七個住宅產業化[1]綜合試點城市。建成綠地公園6個、人工湖29個,實施亮化項目308個,全市562個小區實現“五化”[2]全覆蓋。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網格化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云計算中心投入使用,烏海市成為國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城市試點,入選“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堅持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創城利民,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切實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完成農區危房改造6920戶、街巷硬化396公里,綜合執法、環衛保潔、文化惠民等基本公共服務向農區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