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2018年的重點工作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實施“十三五”規劃至關重要的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人;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7%左右和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左右和1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7.5%,工業經濟、民營經濟、綠色經濟、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32%、55%、40%和1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取得六個新突破。
(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著力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出臺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辦法,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嚴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爭取國家增加我省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推進PPP化債、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化地方金融監管,制定實施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堅決遏制金融市場高杠桿炒作,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強化互聯網金融等薄弱環節監管,堵住表外業務風險口子,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著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強化煤礦、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地質災害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排查整治,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公共安全防控,推進應急救援(警用)航空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做好征地拆遷等方面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妥善解決合理訴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維護社會和諧安定。
(二)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主攻“四場硬仗”。按照“四好農村路”要求,全部開工組組通公路項目,建成通組硬化公路5萬公里,92%的村民組通硬化路,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組組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行動計劃項目貧困鄉村全覆蓋。易地扶貧搬遷入住76萬人。大力調結構上規模,打造一批一縣一業全產業鏈項目示范縣,每個縣有1個主導產業基金項目落地,把食用菌、蔬菜、畜禽、茶葉等農產品做成大產業、大品牌,經濟作物占種植業比重提高到65%以上、生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26%以上;大力拓市場擴銷售,完善冷鏈物流網絡,把農產品賣出去、賣得好;大力強龍頭帶農戶,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推進村社合一,所有村建立合作社、所有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精準扶貧,高標準全員培訓貧困勞動力,落實降低貧困人口住院起付線政策,提高貧困人口慢性病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擴大大病救治病種范圍,醫療救助應助盡助,住房保障應保盡保。突破重點難點。按照國家標準力爭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2500個貧困村退出。完善深度貧困地區支持政策,對病老殘弱等所有特殊困難群體實施專項扶助。啟動實施農村貧困家庭收入三年倍增行動計劃,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壓緊壓實責任。扎實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逐級扣牢責任鏈任務鏈,加強駐村工作和黨建扶貧,項目化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幫扶。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用好扶貧云、扶貧專線,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全面實質性整合,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對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行為“零容忍”。實施正向激勵,解決后顧之憂,讓干部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建功立業。
(三)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狠抓治污減排。堅決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制定實施新的治水、治氣、治渣行動計劃,全面治理十大環境突出問題,開展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廢渣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攻堅,污水垃圾處理服務逐步延伸到鄉村,整治“散亂污”企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左右,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3%和82%,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5%,縣城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加強生態修復。實施新一輪綠色貴州建設行動計劃,完成營造林520萬畝,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520平方公里。加強草海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發展綠色經濟。深入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扎實開展綠色制造三年專項行動,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頁巖氣勘查開發利用,開展100項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和綠色制造技術創新應用示范。推進制度創新。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實現垂直管理。探索水權交易,開展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快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制定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實施辦法。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探索實行林長制。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年會,開展好生態日等活動。
(四)全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突破。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以降低融資、物流、用電成本為重點,清理規范各類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再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400億元。更加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相關法規和標準,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嚴防死灰復燃。推動煤炭開采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關閉煤礦70處、壓減產能1000萬噸,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0%,煤層氣綜合利用率達到38%。持續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千工程”推動1000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完成投資1600億元以上;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00家,其中500強20家。“十百千萬計劃”千億元級產業集群超過6個,五十億元以上園區超過55個,大型工業企業達到450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0戶。新增企業市場主體6萬戶。實施“降稅減證提標”三項措施,支持制造業升級發展。實施軍民融合產業項目65個,產值增長18%。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植經濟作物,新增“三品一標”種植面積700萬畝,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區和鄉村旅游基地,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完成投資1300億元。推進草食生態畜牧業裂變發展計劃,推動奶業振興發展。持續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100個精品旅游景區創建,新建10個高端溫泉旅游項目,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爭取實行離園免稅政策,入黔游客、旅游總收入均增長30%以上。推動電子商務增量提質,“黔貨出山”銷售額增長30%以上。新建、改擴建10個億元級交易市場。實現冷庫縣域全覆蓋。實施新一輪大健康產業行動計劃。持續推進質量品牌建設。頒發省長質量獎,推進工業質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引導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和爭取國際認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打造“貴州綠色農產品”整體品牌。
(五)全力推動“數字貴州”建設取得新突破。深度推進大數據產業擴量提質。聚焦實體經濟,“萬企融合”大行動實施100個標桿項目、1000個示范項目,融合企業超過1500戶。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端產品上規模。引進落地知名大數據企業10家以上,培育大數據龍頭企業20家以上。軟件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深度推進政府數據聚通用。省市縣政府數據資源目錄100%上架,推動企事業單位、社會領域公共數據匯聚“云上貴州”,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深度推進大數據基礎構建。創建國家大數據技術標準基地,推進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貴州分中心建設,設立大數據雙創中心。信息基礎設施投資120億元,建成全光網省,出省帶寬達到8000Gbps。城鎮建成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3G/4G信號全覆蓋,行政村光纖網絡、4G網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