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網10月30日訊 今秋,中國的周邊外交精彩紛呈、碩果累累。中國領導人身體力行,針對周邊國家開展密集的首腦外交。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接踵出訪中亞、東盟國家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合作等一系列峰會,此后在北京“非偶然巧合”地同時接待印度、俄羅斯、蒙古三國總理以及東盟十國經貿部長訪華團,夙夜在公地踐行對周邊外交的高度重視和謀篇布局。
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和黨政軍系統代表悉數出席,客觀分析了當下中國的實力地位與周邊形勢,在此基礎上統一了思想認識,完成了戰略部署,進一步突出了周邊在我國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對外釋放出中國進一步加強對周邊外交頂層設計的重要信號。
亞洲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本,首重周邊是新中國外交與生俱來的氣質。即便是在對外戰略“一條線”的年代,周邊“一大片”也始終是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國家之林的根基。2001年8月,中央曾在北戴河專門就周邊安全問題舉行座談會,明確了中國外交“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的基本格局,作出“周邊是首要”的戰略定位,并在此后實踐中逐步發展出周邊外交“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方針。
12年過去,無論是中國的綜合國力、周邊影響力還是與周邊國家利益交融的水平,都達到全新高度,重新梳理周邊外交思路、與時俱進規劃周邊外交藍圖正當其時。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秉承黨和國家歷代領導集體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根據新的形勢特點對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和政策進行了有力發展和創新,謀劃出一片廣闊天空。
中央指出“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系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把周邊外交提升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極大地充實、豐富了周邊外交的思想、理論基礎和政策、實踐內涵。
中央強調周邊外交要“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并且對周邊之勢作出了科學判斷、明確定性。中央認為,周邊充滿生機活力,有明顯發展優勢和潛力;周邊環境總體上是穩定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是周邊國家對華關系的主流。這一判斷抓住了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中國周邊環境的主要特征,提醒外交工作者們:一方面,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從外部講首先體現在周邊,對外工作維護和延長戰略機遇期首先要從周邊做起;另一方面,中國在周邊所要謀的“勢”必須與周邊地區的“勢”相呼應,最終兩“勢”成一“勢”。
中國是亞洲的中國,只有將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周邊地區的和平發展緊密對接、融為一體,筑牢“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國和亞洲的共同崛起,才能最大限度突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利益、減少中國發展進步的外部阻力,從根本上奠定總體外交的勝局。
中央把周邊外交工作的一貫戰略目標同新時期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提出了“一個服從”、“兩個維護”和“四個更加”的總體方向:服從和服務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系,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努力使周邊同我國政治關系更加友好、經濟紐帶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聯系更加緊密。
中央對“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方針做了新的闡發,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這“四字箴言”是對新時期中國周邊外交手段和風格的高度概括和指南,點出了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優勢之所在、本質之所在、力道之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亞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要在周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積極的態度促進地區合作”,“讓周邊國家得益于中國發展,使中國也從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這番話語昭示了中國拒絕霸權邏輯和帝國思維,誠心誠意開創崛起大國區域協調新模式的堅定意志。
在認真梳理多年經驗的基礎上,中央將周邊外交布局進一步豐富、完善、細化為“著力維護周邊和平穩定大局”、“著力深化互利共贏格局”、“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格局”、“推進同周邊國家的安全合作”等戰略性任務。這其中,首重和平穩定、互利共贏,特別強調了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兩大戰略性工程一西一東、橫貫陸海,將像“龍之兩翼”有力舒展開來,托舉中國與周邊地區互利交融水平進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甫一結束,東盟十國經貿部長訪華團“坐著高鐵進北京”,對外進一步強化了這方面信號。
幾乎所有人都極為突出地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思考周邊問題、開展周邊外交要有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這句話。新的時期,一個首腦、政府、民間渠道共興,雙邊、區域、多邊平臺兼用,政治、經貿、金融、能源、人文、軍事、熱點外交并舉,連接傳統、現實和未來的周邊外交工作格局將會更趨深入、更臻成熟。
“立體、多元、跨越時空”也意味著擺好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與維護周邊和平穩定之間的關系。中央重申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性,同時強調“要著力維護周邊和平穩定大局,維護周邊和平穩定是周邊外交的重要目標。”妥善處理歷史遺留的領土海洋爭端是周邊外交重要組成部分,應與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工作相輔相成、并行不悖。中國堅持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爭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鼓吹戰爭、制造戰爭,將會在政治談判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方面有所作為,與此同時毫不猶豫、毫不含糊地依托不斷走向強大的國防能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絕不會容忍某些國家的單方面挑釁,絕不會吞下核心利益被侵犯的苦果。
“立體、多元、跨越時空”還意味著要加強周邊外交與其它方向工作的統籌,充分利用周邊舞臺駕馭外交全局。中國的周邊外交回避不了美國因素,需要妥善處理中美在亞洲的利益關系。中美在亞洲擁有共同利益,最大的共同利益在于保持亞洲的穩定和發展。雙方已就共建新型大國關系達成高層戰略共識,需要首先從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做起。中國在坦然推進自己的周邊戰略的同時,將會就亞洲問題同美國保持必要溝通和協調,推動促成中美在亞洲良性競爭、有效合作的局面。
周邊外交是盤大棋,是項綜合工程,是新時期中國全方位和平外交的首要實踐場,沒有哪個方向的工作像周邊外交一樣全面融匯大國關系、與發展中國家關系、東西方關系、多邊外交等多重因素在其中。周邊地區的復雜性、多樣性既是中國外交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上天賜予中國的廣闊舞臺,外交工作者只有具備完整、充分的權利責任觀念、改革創新意識、合作進取精神,才能駕馭這盤大棋、馳騁這個舞臺。
在中國外交的各個方向中,周邊外交歷來是最具開拓意識、創新精神、全局眼光的,中國與鄰國共同倡導的國際關系準則、中國-東盟關系“黃金十年”的形成都是例證。習近平總書記利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這個場合叮囑全體外交工作者“推進外交工作改革創新,做好外交工作統籌兼顧”,既是對周邊外交這一優良傳統的肯定,也是對周邊外交今后走向的鞭策。以2013年10月為新的轉礪,正如中國-東盟關系已經開啟的“鉆石十年”一樣,中國的周邊外交正在步入“鉆石十年”。(作者: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