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孫久文: 第二,對城市發展當中的問題,我談三個問題:
一,城市發展中聚焦民生或者改善民生的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是城市政府需要轉變思路。現在很多地方的城市政府,從他們目前所關注的熱點看,還是在于怎么樣把城市的規模做上去,對于城市怎么樣把質量做好,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改善城市民生,也不能說不重視,但總能感覺到不如發展城市經濟、開發城市土地那么重視,這就使得民生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最近我們看到一些報道,今年上半年北京的經濟增長速度排在全國導數第一,前兩年上海GDP增長速度排在各個省、自治區的后面,說明北京、上海這樣一些大城市,他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需要更多關注民生,這樣就在財政支出、城市管理方面增加投入,因為畢竟一個城市的財力也是有限的,把政府的公共支出更多投入到民生當中,經濟增長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損失。像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把經濟增長速度適當慢下來,把政府公共財政支出更多轉向民生,這可能會在未來東部的相對比較發達的地區,應該引起更多城市政府效仿,這會對城市民生改善有更大的促進。城市發展轉型,政府的管理、理念都需要轉型,在這點上,發展報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和政策建議,可以供更多政府領導做參考。
2011-08-03 15:12:31
孫久文: 二,我同意前面陳淮所長談到的,我們國家城市發展布局還是應該大中小城市相結合,國內學術界有一些人過度主張發展大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有些人在某個城市做規劃時提到這個城市未來要有五千萬或者一個億的規模來規劃,這樣的想法總是不絕于耳。對于一個城市怎么發展,在沒有別的辦法之后,出的主意就是這個城市要做好準備,怎么樣把級別提到直轄市的級別,我覺得這樣的方法都不是城市發展正確的思路。未來恐怕還是大城市、中小城市,有合理的比例和結構。城市經濟研究當中,有一種觀點城市應當是平行增長,大城市、綜合性的城市應該與中、小城市和專業性的城市達到平行,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共同向前發展,一些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城市當中的“城市病”問題,可能會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迎刃而解。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很多問題要么是因為城市規模過大,要么是因為城市人口在短期內爆炸性增長,城市基礎設施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所以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城市政府往往當碰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時,都想不出很好的辦法,比如北京交通的問題,現在沒有辦法了,最后采取限購的辦法,這根本不是好的辦法,只能說是一個很簡單的權宜之計。現在的現狀對于汽車產業本身也是不利的,對于國內其他城市效仿的作用也是不好的,前幾天看到報道,現在二三線城市也想效仿北京搞限購,都這樣做的話汽車工業就不要發展了,還是需要從根本上想辦法解決,比如城市規劃,城市道路設計,要在這些方面做根本性的解決。
2011-08-03 15:23:36
孫久文: 三,關于注重城市治理的問題。在發展報告當中,對城市治理講了很多,所關注的問題都是很根本的,對城市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問題。作為地方城市的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城市治理上來,比更多放到城市發展上在未來更加重要。在報告當中所提出的問題,比如農民工的問題,現在農民工主要聚集在沿海發達城市,在城市治理過程中怎么樣讓農民工融入到當地的社會,提高他們的收入,使他們能夠和城市共同發展。但很多城市在進行城市治理時,比如北京,都說北京人口太多了,有人提出城市產業高端化,首先的辦法是把低端的產業清理出去,首先把農民工從城里清理出去,大家在沒有辦法時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樣從農民工身上開刀,這樣的想法在城市治理過程中是根深蒂固的。怎么樣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可能還需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智慧,從這樣的角度想辦法,而不是當城市碰到問題就想到怎么樣去限制,比如限購,這樣一些辦法不是根本性的辦法。
2011-08-03 15:27:02
孫久文: 最后,我對報告當中的指標體系提兩點簡單的修改意見。這個指標體系做得很好,這么龐大的數據,這樣一些數據如果計算起來,幾百萬、上千萬的數據還是需要的,肯定是費了很大功夫,耗費了很大精力,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很不易的,這個結論也很有參考價值。我想提的兩個建議是:81頁附件一的指標體系,A居民生活,A1人均居住使用面積,我不知道課題組在計算時是怎么處理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不一定是越大越好,可能需要有適度的面積,比如人均20平米或者30平米,人均100平米、200平米,也不見得是好事。跟這個相關的,A12居住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也不是越大越好,也是需要一個適度的比重。
2011-08-03 15:30:42
孫久文: 第二點建議,關于生態環境,這兩個指標可能過于簡單了,城市生態怎么在城市環境指標中體現出來,比如城市空氣質量,這樣的內容怎么在城市生態指標中體現出來。
總之,我覺得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是一個很精彩的報告。謝謝。
2011-08-03 15:32:27
潘家華: 謝謝孫所長,對我們指標的改進講得很有道理,一些指標并不是越大越,應該適度,這個概念非常好。最后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發言。
2011-08-03 15:34:35
魏后凱: 謝謝各位,剛才兩位研究員對報告主要的觀點進行了講解,作為我個人我再談一點看法。我今天談的主題是:走民生導向的城市發展道路。因為我們知道,按照新的人口普查速度,201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達到了6.66億,城市化比率有一個很大的提高,達到了49.68%,過去按照“十二五”的規劃,剛批復平均每年提高0.8個百分點,2009年的數據,2015年是51%的目標,這樣的話我們已經接近50%,馬上就可以接近2015年的目標。但是對49.68%的城市化率是不是比較準確?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數據,但是我想強調兩點:第一點,根據我們的研究以及國際經驗,50%的城市化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30%—70%是一個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時期,其中50%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30%—50%是城市化加速推進的時期,50—70%是城市化減速推進的時期。這意味著我們要接近或者馬上要越過5%的城市化這個轉折點,這就意味著往后走中國的城市化將由過去的加速推進轉變為減速推進;同時,這樣一個數據也可以看出,它標志著中國由過去的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型,因為轉型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越往后走,標志著城市的時代即將到來。這些年來,中國的城市化推進得很快,中國的城市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中國的城市發展還存在著非民生導向的傾向,我們講民生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發展有四個注重:第一是注重生產導向。很多城市建立了一大批工業園區、產業園區,重視工業化推進,當然產業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我們忽視了消費。第二是出口導向。我們重視出口,但是忽視了內需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有些方面我們是為出口而出口,把出口不是當做一種手段,而是當做一種目的。第三是外資導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外資實行了超國民待遇,我們對外資給予了很多優惠,但是對國內的民間資本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第四是建設導向。這些年來,中國的城市重視建設,但是輕管理,現在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大的工地,由于這四個方面的導向,所以總體來看,跟國際相比,中國的城市民生發展水平是比較低的。由于非民生的導向,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表現在很多方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
2011-08-03 15:37:02
魏后凱: 一,三個增長的不同步,財政收入的增長快于GDP的增長,GDP的增加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長。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要低于財政收入跟GDP的增長,這里有一個數據,過去十年,從2001—2010年,財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長20%,GDP平均每年增長10.5%,31個省市區加總數比這個高,我們測算了一下,2009年全國287個地級以下的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達到12.3%,遠遠高于全國數字。但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長是9.7%,農村居民純收入平均每年增長7%,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居民收入的增長低于財政收入和GDP增長,同時也反映了過去的十年,我們的城鄉收入差距是擴大的。雖然2010年城鄉收入差距縮小了,因為城鎮居民平均每年增長了9.7%,農村平均每年增長7%。這是第一個問題。
二,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斷擴大,根據我們研究的結果,城鎮居民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根據報告測算,2009年,城市貧困人口大概是五千萬左右,這個數字要遠遠高于現在城市低保人數,城市貧困人口數字是現在城市低保人數的兩倍左右。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2011-08-03 15:37:47
魏后凱: 三,農民工市民化進展比較緩慢,這些年各個地方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農民工的市民化還是比較緩慢。農民進城的門檻比較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最近一些年在城市的農民工工資收入和城鎮居民工資收入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不斷擴大。比如2005年,城鎮職工工資收入是農民工工資收入的1.73倍,到2009年,這個差距擴大到1.9倍。農民工跟城鎮居民工資收入的差距在不斷擴大。這些年來,從統計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在加快推進,現在城鎮化統計的數字達到了49.68%,但是進入城市的農民工還遠遠沒有市民化,在子女入學、勞動就業、學費保障、保障性住房購買等等方面,不能和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所以我們覺得,未來城鎮化雖然會減速,但是仍然會保持0.8—1個百點左右,中國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民要進入到城市里,在2030年以前我們仍然將有兩到三億農民進入到城市,加上現在進入到城市里面,還沒有完全市民化的農民工,還有兩到三個億,未來中國的農民工市民化是很艱巨的任務,大約有四到五億人口。根據初步估計,農民工市民化至少每人的成本在十萬元以上,這還是不完全的統計。
四,現在城鎮公共服務水平比較低,地區之間、城鎮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重點是大城市跟小城鎮、小城市之間的公共服務差距在不斷拉大,北京、上海和倫敦、紐約之間沒有太大差距,但是小城鎮,過去一些年份在走向衰退,大城市和小城鎮、小城市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公共服務差距在不斷拉大。
2011-08-03 15:39:00
魏后凱: 第二點,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個人認為,未來中國應該走民生導向、民生為本的城市發展道路。我們的城市發展要以改善民生為導向,以改善民生為本,主要從五個方面展開:
一,充分保障城鎮居民的充分就業,產業發展是就業的基礎,大量的人口還會進入到城市,所以未來中國的城鎮化,農民進程靠誰來吸納?因此是大中小相結合,不是靠少數幾個大城市就能夠裝起來的。我同意前面專家的意見。當然大中小城市之間是有分工的,從大城市的情況來看,比如北京、上海,就業機會比較多,吸納能量比較大,但是面臨著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不夠的問題。從小城鎮來看,承載能力比較大,但是缺乏就業崗位,缺乏吸納人員,這是有差異的。所以我想,未來大種型城市要分工,像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應該向高端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小城鎮應該向專業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專業化分工,在大中小城市創造充分的就業崗位。
二,著力提高城鎮居民收入,包括工資收入。這些年來,我們的經濟發展比較快,但是我們的工資收入、居民收入增長是比較滯后的。要使城鎮居民收入、工資收入、與財政收入的增長保持同步,財政收入增長的部分應該更多投向民生領域。
2011-08-03 15: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