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3年7月6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介紹“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也就是“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19場。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先生與大家圍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主題進行交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先生,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先生,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司長劉自成先生。
下面,先請懷部長介紹情況。
2023-07-06 10:01:00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特別高興在這里和大家見面。特別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教育的關心、理解、支持和幫助!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教育系統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關情況。
我們知道,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重教尚學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格局性變化。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二十大對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作出明確部署。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黨組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本質特征、內涵要求、目標路徑,啟動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結合主題教育,把黨中央指示和人民期待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這一時代重大課題。
一是抓好根本任務。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網絡育人能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全面深化素質教育,開展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計劃,實施勞動習慣養成計劃、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培養學生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為未來成長成才打牢基礎。
二是建強高質量體系。新時代十年,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普及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一個服務14億多人口,面向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日漸完善。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夯實基礎教育基點,揚起高等教育龍頭,打造職業教育重要增長極,加快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引導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謀劃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創新高地。中國教育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本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四川成都開幕,我們熱情歡迎世界各國青年,共赴青春之約,共同成就夢想。
三是聚焦核心功能。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到2.4億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高校這些年產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我們將全面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更好地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啟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戰略工程,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上先行先試,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化教育布局和結構上先行先試。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實施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卓越工程師和卓越醫師培養等重大項目,聚力攻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不足這一難題。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集聚力量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構建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推動建設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構建“一體兩翼”格局,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是激發動力活力。我們深知,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的過程。我們將發揮政策、制度、機制的驅動與牽引作用,用好教育評價這一“指揮棒”,縱深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教育綜合改革各方面各環節,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優秀骨干教師交流輪崗,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多萬農村學生,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4.2厘米和4.1厘米。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學段的學生資助體系,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上好學”的需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升級智慧教育平臺體系,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建強國家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以教育數字化作為開辟發展新賽道和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我先向各位朋友簡單介紹到這里,接下來我和我同事非常高興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大家。
2023-07-06 10:13:41
陳文俊:
下面歡迎各位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
2023-07-06 10:13:58
總臺央視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人才。請問,教育部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具體有什么考慮?具體有什么樣的舉措和布局?謝謝。
2023-07-06 10:19:21
懷進鵬: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也是當前社會普遍關心、學生和群眾普遍關切的重要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強調,“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人才支撐。”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堅持將人才培養規律、教育教學規律與國家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著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一重大戰略任務。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我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以及全國青少年讀書行動等,我們堅持教育公平和質量,不斷完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引導廣大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特別是在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強基礎教育基點的作用中,積極做好工作。
二是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我們通過深入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等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啟動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目前重點依托了77所高水平大學的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累計吸引3萬多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形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梯隊網絡”。與此同時,還加大力度在人才培養中開展基礎研究,在加強基礎研究中推進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能力。
三是服務國家戰略,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加強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我們系統性布局建設18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推進產教融合,我們將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卓越醫師學院,培養具有卓越臨床能力的好醫生和大醫生,全面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并分類建設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50家現代產業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
四是加強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強化與實務部門合作,加快涉外法治、國際傳播、經濟等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全面推進中國政法實務、新聞傳播、經濟藝術四大講堂,打造“中國金課”。著力在考古、非遺、涉外法治、國際組織、國際傳播等領域培養高素質人才。
五是著力培養更多更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目前,我們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技能人才。我們將一體化設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謝謝。
2023-07-06 10:19:51
封面新聞記者: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下一步,教育部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請問對近一段時間網上出現的“山河大學”怎么看?謝謝。
2023-07-06 10:29:57
教育部副部長 吳巖:
很高興回答這位記者的提問。大家知道,總書記指出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為了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今年教育部把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戰略工程,作為今年九項重大工程之一推出。
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創新。一是要大大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創新能力,二是大大提高高等教育科技創新能力,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和戰略先導力量。
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兩個先行先試”。一是要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一頂一的拔尖創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試;二是在提高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的“適配度”上先行先試。
我們的主要路徑和方法是“三個有組織”。一是有組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二是有組織推進科技創新,三是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主導先導產業,有組織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在工作推進中,我們還將堅持“三個融合”。一是深化職普融通,把區域內大學和高職聯動起來,培養全鏈條、各類型的拔尖創新人才;二是深化產教融合,把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作為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三是強化科教融匯,我們將科技前沿成果融入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等人才培養環節,用高水平科研來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們在綜合改革中還強調“三個強化”。一是強化目標導向,主動揭榜國家的重大任務,錨定頂尖水平開展前沿攻關;二是強化問題導向,通過深入調研,聚焦突出問題,“一省一策”“一校一策”推進實施;三是強化效果導向,以落實部省戰略合作協議為抓手,共同打造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通過試驗區式的改革,凝練形成創新范式。
在“兩個先行先試”中,我們還著力做好“三板”。一是拉長長板,推動試點高校在已經具有國家比較優勢的領域持續發力,打造引領發展的新優勢;二是補齊短板,聚焦“卡脖子”領域進行集成攻關,推動實現“突圍破局”;三是鍛造新板,面向未來10-15年的顛覆性技術開展前瞻性研究,在科學源頭的原始創新和重大根技術研發方面以及一頂一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搶占未來先機、引領未來發展。
關于剛才記者提問的“山河大學”的問題,我們也關注到了。面對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新階段的新形勢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挑戰和新問題,教育部將圍繞增強國家競爭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人口大省擴大高等教育資源規模,優化類型結構和區域結構。謝謝。
2023-07-06 10:30:12
華爾街日報記者:
現在中國大學生失業率高達20%,這是否反映了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些缺陷?現在中國的高校正在做怎樣的努力,幫助大學生獲得就業技能?在哪些領域還可以改進?謝謝。
2023-07-06 10:35:37
懷進鵬:
謝謝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你的問題非常重要,我們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我們今后會就這方面加大努力。下面請鄧傳淮先生回答提問。
2023-07-06 10:36:00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鄧傳淮: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2023屆我國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教育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全力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加快推進就業工作進程。“促進行動”概括起來就是“六個著力”:
一是著力拓展就業崗位。指導各高校有針對性地訪企拓崗,挖掘更多崗位,開展萬企進校園活動,保持校園招聘熱度和畢業生參與度,提升招聘供需的匹配度。
二是著力加快招錄進程。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錄。實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社區專項”等基層項目。會同衛健部門首次啟動“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
三是著力做好政策宣傳落實。編發就業創業政策匯編和各地促就業“政策地圖”,開展政策解讀,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充分知曉并用好政策。
四是著力優化指導服務。加強對尚未落實崗位畢業生的個性化就業指導,抓緊組織各類實習見習活動,幫助畢業生增強就業信心、盡早落實去向。
五是著力做好重點幫扶。指導各地各高校落實“一對一”幫扶責任制,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項目,為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畢業生精準推送3個以上崗位。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正在舉辦“宏志助航”等專場招聘,歡迎畢業生參加。
六是著力做好離校“不斷線”服務。教育系統將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做到三個“不斷線”,即崗位推送不斷線、就業服務不斷線、重點幫扶不斷線。與人社部門做好接續,確保未就業畢業生及時享受公共就業服務。
近年來,教育部大力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多種方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強化就業狀況對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的反饋聯動,推動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加契合。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教育系統的職責所在,情感所系。當前正值畢業季,我們將努力跑出就業加速度,幫助更多畢業生就業。借此機會,我們也希望廣大用人單位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做好人才儲備。也誠盼全社會共同努力,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貢獻更多力量。謝謝。
2023-07-06 10:36:16
懷進鵬:
這個問題我們這位記者朋友提得很好,我想借此機會補充一下。剛才傳淮同志已經作了很好的說明。我想說的是:
第一,今年大學畢業生達到1158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個百分點。在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走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人才。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大學生的就業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關注的。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對就業工作極其重視。從7月2日的數據看,比同期就業率高出2-3個百分點。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同時,我們看到這一千多萬20多歲有知識、有理想的大學生走向社會、走向企業,會為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活力,為企業創新、研究帶來極大的活力。對于大學生就業,要積極支持、創造條件,使得大學生有工作,特別是兜好底線,對家庭困難和生活中需要幫助的畢業生提供支持。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和社會、教育部積極努力,保證為每個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至少三到五個崗位,以更好地適應和支持他們,我們叫做兜牢底線、激發活力和創造動力,對這些方面我們是堅定不移要支持的。
第二,教育教學和學科設置、結構也要不斷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既要保證匹配度,又要適度超前。勞動力市場和大學生的人才供給,要實現有效匹配、又要有效超前,這對高等教育結構、區域教育調整和布局提出了新要求,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學以成人,還要學以致用,同時社會發展還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第三,現代社會發展中年輕人的就業觀念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有很大的變化。我聽到有學生講,他有很多的學業和職業選擇,不一定回到家鄉,可能到外面闖幾年,有的想法家里未必完全支持,他覺得可以選擇靈活就業,還有其他的方式,他覺得可以再看看,手里拿到幾個offer,再等等。但與此同時,我們更加提倡積極的就業觀念,通過實踐、通過就業來理解社會、奉獻青春、創造價值。我們特別感激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支持,對大學生就業的支持。很多企業看到了人才發展對于企業創新和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人才、儲備人才,與教育系統同題共答,推動社會更好發展,為人的全面能力提升做出貢獻。
我就補充幾句,因為這的確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謝謝您。
2023-07-06 10:47:18
紅星新聞記者:
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這是黨的二十大的明確部署。教育部將如何推動實現這個目標?謝謝。
2023-07-06 10:48:03
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司長 劉自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義務教育關系千家萬戶,各方面都非常關心。2021年,全國所有的縣區均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按照規劃目標,到2035年全國絕大多數縣域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們將重點從五個方面推進這項工作。
第一,補齊短板,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建設、教學儀器裝備、學校班額等辦學條件達到規定標準,創造良好的教學、文化、生活環境。
第二,抬高底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根據人口變化趨勢,合理布局城鄉學校,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推進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強化以城帶鄉,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第三,抓住關鍵,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有序開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完善交流輪崗保障與激勵機制,比如將到農村學校任教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必要條件和選任中小學校長的優先條件,對培養輸送優秀骨干教師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同時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第四,數字賦能,推進資源共享智慧化。建好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構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數字教育平臺體系,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第五,促進公平,推進教育關愛制度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步招生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健全資助幫扶制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群體的關愛幫扶工作,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圍繞以上五個重點,進一步健全了政策保障體系。我們將多措并舉,推動這些任務落地見效,積極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確保到2035年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謝謝。
2023-07-06 10:48:32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們注意到教育部從去年開始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并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國家“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獲得了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信息化獎。請問下一步將如何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謝謝。
2023-07-06 11:27:59
懷進鵬: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很高興也愿意回答這個問題。教育數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今年2月我們主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大會。在會上我也向世界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就“數字變革和教育未來”談了中國的思考和實踐。在過去十年的基礎上,去年教育部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通過典型應用、服務至上,為社會提供簡潔高效、安全可靠的數字化教育平臺,我們提出工作的基本方式是“聯結為先、內容為本、合作為要”,用英文說就是Connection、Content、Cooperation,通過合作來加強中國教育資源的優勢聚合,通過國內外加強教育資源的有效合作,來共同推進我們教育數字化、教育現代化,所以這“3C”是我們工作的基本方法。我們期望在過去基礎上把中國優質資源、數字資源和我們的智慧有效集成起來,一句形象的話就是“把珍珠串成項鏈”,放大它的價值,傳播它的能量,更好地服務支撐教育的發展。
平臺上線一年來,大概有兩億多青少年在網上學習,特別是對邊遠山區和農村,可以享受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優質的教育資源。剛才自成司長介紹情況時講,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我們的確通過這樣的方式把過去做不了的事情做好了,得以實現優質資源的均衡。這個平臺上線一年來,訪問量超過了260億次,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教學資源庫。你剛才談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中國在教育數字化和現代化的實踐中予以了充分肯定,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獎。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總書記在“5·29”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并強調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
在實踐中,我們持續提升相關工作,比如慕課西部行計劃,面向西部所有高校提供了19萬門以上的慕課和定制化課程,這對西部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支持。幫助西部地區開展混合式教學達到446萬門次以上,學生參與學習4.95億次。舉個例子,上個月底我們在武漢召開全國教育數字化現場推進會的時候,我們看到清華大學講電路系統這門課,可以連接北京、武漢、貴州的學校,這門公共基礎課,大家可以同上一堂課、同時提問,共同來解答,這在過去是很難實現的。大家常說“孔雀東南飛”,我們在推動服務中西部教育當中,特別是在過去十年和近五年加大力度,中國的教育出現了一個特有的“氣候”,就是“孔雀西北飛”。在東部、北京的大學去西部支持當地建設,不僅當校長、做教授,還和科研人員一起在中西部高等教育中共同努力,形成團隊、形成研究力量,服務區域經濟和人才發展。同時我們在職業院校當中也有對口幫扶,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會加大力度來推進教育公平、教育質量的提升。當然也看到了數字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于更好地服務全社會有其重要意義。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使它成為我們提供優質資源服務的重要平臺,成為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共享中心、教育公共服務的匯聚中心和數字資源的管理和評估中心。數字化不僅僅是技術,也不僅僅是平臺和把資源變成數字,更重要的它會撬動我們的教育改革,真正地服務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教師的教育與教學,服務學校的管理和治理能力提升,也服務在新時代教育現代化當中我們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二,強化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當前很多人談人工智能對教育有什么影響,從數字化、智能化開始,沒有大數據、沒有大模型、沒有結合垂直領域的有效應用,對教育提升的全面性和精準性,就需要有新的思考。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加大力度,強化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更好地推動優質資源均衡,更好地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教育能力提升。同時,利用這樣一個平臺,更好地提升教師能力。去年和今年在寒暑假提供教師在網上開展數字化學習,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的服務和學生的培養。這方面工作中,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今年以來,我們利用數字教育賦能鄉村教育試點,更好地組織和配置資源,我們組織4所高校近百名志愿者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面向4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1600多名學生開展數字支教試驗。這些方面對青少年的數字素養和技術知識能力以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次試驗中,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藝術”這兩個門類共190課時提供數字支持經驗和體驗。這方面不均衡不協調是存在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更好的覆蓋,能力提升的機會大大提高了,我們會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第三,增強教育有效公共服務能力。“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有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不光是學習和提高教師用的,是提供公共服務產品,面向所有學生和社會的,比如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到6月底累計為2023屆學生提供招聘專場95場,匯集就業崗位信息1624萬條,應屆畢業生1158萬人提供的崗位1624萬條。剛才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我回答了這個問題,對于特殊困難學生,從歷年來中央的要求和社會期待,有困難家庭學生的就業率比平常系統的學生高出兩到三個百分點。所以有一些學生的就業有難度,我們要支持,有一些學生有靈活思考,我們尊重他的選擇,還有一些學生有新的追求和考慮,除了提供學習之外,數字教育平臺加強公共服務能力,通過慕課、微課以及虛擬現實等多種方式把過去做不好實驗,需要實踐動手能力的,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也進一步加強。這是通過數字教育平臺提供現代化教育的一種延伸內容,所以不是簡單把課本課堂搬到網上,而是還有服務功能,還有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加強數字教育國際化。我們認為中國是開放的,中國教育建設的資源和教育的能力、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方法應該與世界分享,我們也提倡世界共同分享教育的成績、教育的線索、教育的現代化,為全世界的人民、學生,提供有效的、更好的資源,也是提供我們更好的開放合作和人民交流的重要基礎。我們也期望和不斷加強中國在數字教育方面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合作。發展數字教育、推進教育數字化,推進教育現代化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我們在這個方面積累了經驗,也發現了新問題,但更發現它對未來教育強國建設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會繼續努力。同時它也是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的一個重要支撐內容。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會更好地面向,比如老年教育,更好地建設開放大學,更好地為全社會提供一個不一定都到學校去的一種學習環境,包括我們開展的青少年閱讀行動,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隨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數字教育不僅是技術和平臺,更是一種公共服務,也是支撐未來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還是未來政策、制度需要研究思考的內容。
謝謝您的提問。
2023-07-06 11:28:27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大家都知道,一流大學是高校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我們想知道,教育部下一步將如何推進科教融匯,進一步聚集科技創新能力,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謝謝。
2023-07-06 11:34:17
懷進鵬:
謝謝你的提問,這也是共同關注和重點的問題,還是請吳巖同志回答這個問題。
2023-07-06 11:35:40
吳巖:
很高興回答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也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過去一個時期,教育部大力推動科教融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以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重要原創意義的成果。同時我們集聚力量開展科研攻關,打造了以“天鯨號”、“高溫氣冷堆”為代表的一大批國之重器,為解決國家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
支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們主要堅持兩個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我們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攻關,這一段時間以來,教育部集中各方面力量在組織編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對高校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
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實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工程,加快推進高校有組織科研,大力推進科教融匯,集聚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校作為國家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們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國家的急迫需求給予實質性回應,解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從去年以來,我們在加強有組織科研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目的就是把高校的科技力量組織起來,解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圍繞著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培育了一批重大的科研項目,集中力量開展科研攻關。我們還將強化項目、平臺、團隊的一體化建設,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加速平臺資源整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構建多學科大團隊,形成攻關合力。我們還將改革評價制度,加強政策資源保障,建立與有組織科研模式相適應的評價考核機制,特別是以貢獻和質量為核心的標志性成果評價機制。同時將人才計劃、研究生招生計劃等教育科技資源向重要科研任務傾斜。
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我們不僅要吹響“沖鋒號”,還要吹響“集結號”。也就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應用,培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我們將主動與產業、企業對接,把我們科研的前沿陣地建到企業去,把優秀教師、優秀學生派到能看得見硝煙,能夠真刀實槍進行實踐的“戰場”上去,把技術變成產品,把產品變成產業,把高校科研創新的潛力變成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在產學研深度融合方面打開新局面。我們將實施新一輪的部省戰略合作協議,與省市共同深度開展合作,積極回應產業需求,通過組織力提升創新力,更好地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中,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
最后我想說,要為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撐,我們要提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解決復雜問題的實戰能力。有句話叫做“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煉”,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要通過拔尖創新的實踐來實現。我們要緊貼一線實際,引導我們的廣大師生走進生產一線,就像我剛才說的,要在看得見硝煙的地方,研究真刀實槍的問題,拿出貨真價實的成果。我在這里給大家報告一個消息,今年我們有一個重大突破,教育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進行戰略合作,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同時一起開展資助優秀本科生的試點,這是我們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和方式進行的全新探索。我們還將深入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核心要素建設計劃,研究建立國家科教融合創新特區,在戰略緊缺和新興交叉領域加快布局,全面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和質量。
謝謝大家。
2023-07-06 11:35:53
南方都市報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請問教育部今后在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方面還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2023-07-06 11:36:17
懷進鵬:
關于評價改革的這個問題,請劉自成司長回答。
2023-07-06 11:36:36
劉自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評價改革,強調要抓好總體方案的落實落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提出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強調,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總體方案印發以來,教育部會同相關方面,打出系列“組合拳”,堅決推進破“五唯”。總的來看,教育評價改革開局良好,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形成了破“五唯”的廣泛共識。國家層面配套政策制度體系逐步健全,各地各校涌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我國教育評價改革在國際上也產生了良好影響。
新時代新征程,教育評價改革進入到深入推進、需要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的關鍵時期。下一步,將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堅持破立并舉、以立為本,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為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激活力、增動力。具體來說: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左右銜接、上下貫通的教育評價制度體系,切實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三是突出典型引路,切實發揮基層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作用,抓好改革試點,加強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四是強化監督整改,加強對總體方案違規事項的監督監測,對違規單位及時督促整改,做到令行禁止。五是營造良好環境,積極營造平等的用人環境、良好的輿論環境、和諧的家庭環境、誠信的文化環境等,為改革順利推進提供有利條件。
謝謝大家。
2023-07-06 11:36:47
浙報集團潮新聞記者:
我關注到近期職業教育領域有一些新改革,比如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產教融合提升行動等,在未來職業教育有沒有詳細、具體的規劃可以介紹。謝謝。
2023-07-06 11:37:06
吳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非常明確的要求,提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這為今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去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改革意見》,明確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期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就是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我們把主要任務概括為“一體、兩翼、五重點”。
所謂“一體”,就是教育部和有關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建設新模式。鼓勵地方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和本地區產業發展需求,一省一策,形成符合地方實際的省情和教情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營造一種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
所謂“兩翼”,一是聚焦區域,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整合優質資源要素,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學校辦學,打造兼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發展高質量的市域產教融合體,也就是職業教育改革下沉一級,下沉到市域層面進行改革。二是聚焦行業,我們叫做鏈長企業牽頭,整合上下游資源,聯合學校、科研機構共同建設一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合育人、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跨區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所謂“五重點”,在職業教育重點抓好五項工作:一是提升職業學校的關鍵辦學能力,圍繞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打造“四個核心”,打造職業教育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項目、核心師資團隊,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引入到教育教學領域,還要發揮數字化賦能作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不斷地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打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的渠道,建設“雙師型”的,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教師隊伍。三是建設產教融合實踐中心,要對標產業發展前沿,集中建立一批集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服務學生實習實訓,同時為企業員工培訓、企業工藝改造、技術研發提供場景。四是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進一步加大職普融通力度,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我們把它叫做“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體系。五是職業教育要創新國際交流合作新機制,“引進來”、“走出去”要統籌起來,一方面把海外、境外的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引進來,同時鼓勵中國職業教育“出海”。我們經常說的魯班工坊、絲路學院等一批項目在“一帶一路”國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我們要有組織把這樣一批好的項目在“一帶一路”部署,力爭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的標準、教學資源、教學裝備項目,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同時也為“一帶一路”沿線所在國當地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助力“一帶一路”國家的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謝謝。
2023-07-06 11:37:27
中新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還強調要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請問教育部對教育對外開放形勢怎么看?有哪些主要考慮?謝謝。
2023-07-06 11:37:47
劉自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開放合作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場合,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強調“推進教育現代化,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再次就教育對外開放作出了重要部署,為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教育部積極推進同世界各國間的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有益進展。我國教育開放總體布局不斷優化,開放高地建設有力提速,改革促開放力度持續加大,參與全球教育治理不斷深化,中外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這里和大家分享幾個數據:一是中國與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二是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學,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接近2億;三是超過130萬中國留學人員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留學深造,黨的十八大以來,留學回國人數占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比例超過8成。
當前,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將按照中央作出的戰略部署,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加主動靈活地教育對外開放,為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作出積極貢獻。謝謝。
2023-07-06 11:38:04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
強教必先強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請問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思路和舉措是什么?謝謝。
2023-07-06 11:46:35
懷進鵬:
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發展中大家共同關注,也是最基礎的問題,請鄧傳淮司長回答這個問題。
2023-07-06 11:46:57
鄧傳淮: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十分關心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這些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教育部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數量從2012年到2022年,我國專任教師總數從1462.9萬人增長到1880.4萬人,農村義務教育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師達到76.01%,以225所師范院校為主體、565所非師范院校共同培養教師,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省市縣三級達標,國家授予于漪、衛興華、高銘暄“人民教育家”榮譽稱號,授予張桂梅“七一勛章”榮譽稱號,選樹李保國、黃大年、張玉滾、陳立群、吳蓉瑾、劉永坦、萬步炎等一批教師為“時代楷模”。這些年來,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不斷提升,廣大教師潛心育人、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為黨和國家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時代越是向前,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顯現。為支撐教育強國建設,教育部啟動“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戰略工程”,主要從六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高位引領與底線管控相結合,建立教師共同價值追求,堅持師德違規“零容忍”,引導廣大教師自律自強。二是啟動高水平綜合大學培養優秀中小學教師的“國優計劃”,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三是堅持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第一職責,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優化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深化實施“優師計劃”。四是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強化高層次中小學教師培養,改革“國培計劃”,提升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實施教師發展數字化行動。實施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加強高校教師培訓。推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示范創建。五是優化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著力應對人口發展新態勢,以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為抓手,推進培養補充、編制、職稱、待遇、崗位綜合改革。適應小班化、個性化教學需要,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將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出臺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實施國家銀齡教師行動和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等人才支教計劃。六是加大各級各類教師待遇保障,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成果。完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強化教師住房保障,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總書記多次指出、多次講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教育部將認真落實總書記、黨中央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鼓勵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謝謝大家!
2023-07-06 11:47:16
陳文俊:
最后一個問題。
2023-07-06 12:05:30
海報新聞記者: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至關重要的方面,請問教育部對此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新的舉措?謝謝。
2023-07-06 12:06:14
懷進鵬: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最近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編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研究、思考教育的定位和方位,堅持跳出教育看教育。我們要研究思考在經濟社會發展大民生中看教育,同時還要從教育自身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科技發展規律來研究思考教育強國的重要內容。在這個大目標、大民生和大規律中思考教育強國,我們始終牢記的一條最基本的內容就是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是教育強國最核心的課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一直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學以成人,立德和成人是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的重要內容,教育的價值引領功能,始終是高于知識傳授和職業能力培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文化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人師難求”是講品德品行的重要內容。還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體現了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所占的極其重要位置。從世界范圍來看,重視受教育者的品德和人格養成,也是教育的一個普遍規律。古今中外都把“立德”、品德和人格養成作為重要內容。這是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非常重要的一面。
我們對教育都有一種期待。我們希望生活在什么樣的社會和世界當中,就決定了我們會選擇什么樣的教育。新時代中國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最根本的任務,也是教育強國最核心的課題。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這是時代的召喚,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社會經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些矛盾,這就要求教育落實好立德樹人這個最根本任務。我們既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知識,也要教會學生擁有能力、走向社會,能把個人的能力與社會發展融合起來。
2023-07-06 12:13:57
懷進鵬:
同時,我們也要教會學生在面對沖突和問題時如何善于協調和解決,如何與其他同學和社會共同相處,如何與自然環境有機的配合起來。所以我們看到在面對時代變化、面對知識快速增長,特別是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加速演進的時候,人們對未來有很多期待,對現實和未來發展有很多思考,所以立德樹人和教育的任務,是使得學生理解社會、理解自身、理解人與人之間交流。同時在當代社會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實現包容、理解和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當前教育的任務比原來更多了,但是品德和人格養成是教育當中最核心的任務。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斷叮囑的,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最核心課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是國之大計,是黨之大計。
一直以來,教育在推動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上不遺余力。今年教育部首次在研究方面、在實踐方面設立重大項目和專項行動。剛才吳巖同志講我們的“9+9”,其中就包括“大思政課”建設工程和“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兩項,這是兩個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的系統實踐。在“大思政課”建設中,重點是開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這門課,深化“大思政課”分層分類綜合改革,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不斷優化升級思政課教研系統,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攻堅行動,實現“大思政課”工作體系、工作能力、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就是重點圍繞提升學生思想理論水平、心理健康品質等實施十大專項行動。由于時間關系不一一展開了。我們想建設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重大平臺和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精品項目,引領廣大領導干部、教師與學生緊密結合、充分互動,共同分析學生成長、教育發展的規律及在實踐當中如何更好地融合。我們要解決好“融合”這篇大課題,把立德樹人融入實踐當中。教育不僅有理論、有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強調行動。通過知與行的有效融合,真正由外到內地教,實現由內到外的育和學生人格的養成,這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在教育系統當中重點推動這兩個工程,但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它是一個系統,我們要追求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要實施體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計劃和勞動習慣養成計劃,把體美勞在實踐過程中與學生的德育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社會、了解實踐。比如教育部組織學生參與并真切感受三年抗疫的實踐,我們推進醫學生面向基層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學生畢業后到大山去感受他的成長環境和未來的發展,把工作內容與實踐結合起來。我們組織在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中的社會實踐,讓學生融入社會大課堂,感受實踐的變化,感受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感受到自身貢獻社會、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好地完成育人的重要目標。
剛才鄧傳淮同志也講在教育當中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讓教師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國家在教育優先發展中,不僅資源配置上要優先、政策上要優先,要讓尊師重教成為社會風尚,讓教師更好地服務育人大課題,把立德樹人這個永恒課題答好。我想,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教育的發展,我們對立德樹人、品格養成這一關乎人的成長和發展的永恒問題,將不斷完善工作、不斷提高能力,來共同回答好、解決好學以成人、學以致用的大文章。讓我們的教育成為人民滿意的教育,讓社會更加尊師重教,擔負好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謝謝您的提問。
2023-07-06 12:28:37
陳文俊:
謝謝懷進鵬部長和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再見!
2023-07-06 12:29:11
懷進鵬:
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你們對教育的關心理解支持,我們深受鼓舞,你們對教育未來發展的期待,就是我們重要的動力。謝謝各位。
2023-07-06 12: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