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王廣華介紹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20場,我們今天請來的權威部門是自然資源部,我們請王廣華部長為大家介紹“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與王廣華部長一起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是: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先生,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先生,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先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關志鷗先生。
現在,我們先請王廣華部長介紹情況。
2023-07-11 10:00:20
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 王廣華: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又有機會和大家見面交流。首先,我代表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自然資源和林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戰略部署,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的重大任務,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按照“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的工作定位,積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一是嚴守資源安全底線。認真落實確保糧食、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部署,推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圍繞糧食安全,嚴格規范耕地占補平衡,穩妥有序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對違法占用耕地凍結補充耕地指標,推動耕地總量不減少。以“長牙齒”的硬措施持續開展耕地保護督察執法,公開查處重大違法典型案例,上半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數量同比下降64%、面積同比下降80.5%。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圍繞能源資源安全,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完善礦產勘查開采管理制度,激發礦業市場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國固體礦產、油氣礦產勘查投入同比增長17.2%、7.5%;全國新設探礦權242個,同比增長25.4%,并陸續取得山東萊州金礦、云南昭通磷礦等重大找礦突破。圍繞生態安全,我國首次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在陸域和海域實際劃定面積合計約319萬平方公里。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嚴格規范占用審批,嚴守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制定《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規劃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今后幾年每年將完成1億畝左右的綠化任務。修編三北工程總體規劃,編制第六期實施規劃,久久為功推進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推行森林草原濕地休養生息,全面建立起林長制體系,現有各級林長近120萬名。公布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大幅擴大野生動物保護范圍。積極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圍繞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安全,積極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發布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等,在確保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業態發展。此外,我們還與各地一道,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海洋災害風險防御、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和有害生物防治,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優化國土空間格局。認真落實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的部署,深入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體形成。總體規劃層面,去年下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我國首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批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全國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經全部編制完成,正在陸續審核報批。詳細規劃層面,出臺文件指導地方抓緊編制詳細規劃,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以及開發建設、整治更新、保護修復活動提供法定依據。專項規劃層面,報請國務院批準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緊編制全國海岸帶及近岸海域、京津冀、成渝地區等區域的空間規劃,支持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三是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圍繞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方面,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連續出臺用地用海支持政策,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全力支撐經濟運行持續向好。今年上半年,自然資源部批準重大項目先行用地3.7萬畝,同比增長138.3%;全國批準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214.4萬畝,與近5年同期水平持平;批準項目用海127.1萬畝,同比增長24.6%;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472.4萬畝,同比增長14.2%。深入落實全面節約戰略,發布新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規劃,累計部署51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其中今年新部署7個。扎實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等,整治修復海岸線、濱海濕地,我國紅樹林面積已達43.8萬畝,比本世紀初增加了約10.8萬畝。在極地深海方面,扎實推進國家深海基因庫等深海“三大平臺”建設,持續完善國家南北極觀測監測網,加快建設我國第5個南極科考站。積極踐行“綠色考察”倡議,目前正在籌備第40次南極科考,即將啟動第13次北冰洋科考。依托天然氣水合物鉆探船,建設大洋鉆探科技中心,謀劃相關國際大科學計劃。
四是維護資源資產權益。圍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加快推動自然資源資產領域改革,強化法治建設。統籌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深入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建立實施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和確權登記制度,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推廣不動產登記“交房、交地即交證”“帶押過戶”等創新舉措。推進礦產資源法、國家公園法等的修訂制定,加強依法行政,嚴格督察執法,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將繼續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埋頭苦干、奮勇前進,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先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很樂意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
2023-07-11 10:13:38
陳文俊:
謝謝王部長。現在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3-07-11 10:18:30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也離不開礦產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開發,請問自然資源部在推進國家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方面有哪些進一步的考慮和安排?謝謝。
2023-07-11 10:19:48
王廣華:
這位央視記者所提的問題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自然資源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著力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兩會期間的部長通道,我也簡要回答了這個問題,但經過這半年多的工作,我們又有新的進展。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推進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按照夯實基礎工作、繁榮礦業市場、強化科技支撐的思路,精心組織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強化重大基礎工作。
一是開展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對全國有查明資源儲量的全部163種礦產、4.5萬余個礦區開展了調查,全面摸清了我國各種礦產的數量、質量、結構、空間分布和開發利用情況。二是加強礦產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劃定基礎調查區、重點調查區,加大礦產資源調查工作力度;劃定重點勘查區、重要礦山深部,開展找礦預測和礦體定位等工作,加大“攻深找盲”力度。“十四五”以來,已初步圈定找礦遠景區124處、提交找礦靶區102個,為社會資金開展商業性勘查提供指引。
第二,加強支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政策供給。
一是完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制度。將征收方式由一次性征收,改為主要在礦山生產時按銷售收入逐年征收,既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者權益,又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二是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鼓勵實施礦產資源綜合勘查。放活探礦權二級市場,放開招標拍賣掛牌取得的探礦權轉讓年限限制,允許探礦權流轉。精簡礦業權登記申請要件和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
三是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允許夾縫資源、深部資源等以協議方式向同一主體出讓礦業權;調整探礦權延續扣減面積比例、細化油氣探采合一制度、延長探礦權保留期限、完善礦業權競爭出讓等等,促進礦產資源勘探開發。
第三,加強科技支撐。
創新示范了一批新技術、新方法。推動實施相關重大科技項目,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實施。在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評選中專門設立“地質找礦獎”,激勵地勘隊伍找礦積極性。
下一步,我們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優化完善相關政策,為各類社會主體投資礦產勘查開發創造良好環境,比如,指導各地推進“凈礦”出讓,通過加強礦業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提高服務效率,加強用地用林用草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重點礦業項目審批,促進拉動內需和穩增長,以有力舉措扎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2023-07-11 10:19:5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請問,在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實施哪些重點工程?
2023-07-11 10:27:56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 王宏:
大家都知道,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營造山青水秀的生態空間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規劃引領和統籌布局,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努力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有關工作進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構建了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戰略格局。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格局,布局了生態保護修復、自然保護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大工程、重點工作任務。
二是統籌實施了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我們圍繞“三區四帶”統籌布局實施51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統籌各類生態要素,以流域為主要單元,實施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累計完成治理面積8000萬畝。2022年,“中國山水工程”獲評聯合國首批世界十大生態恢復旗艦項目,被評價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態修復范例之一。比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工程,根據流域內不同自然地理單元和主導生態系統類型,分區治理,部署實施了7大類35個子項目,綜合采取沙漠治理、草原生態修復、露天采坑治理、修復人工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各類措施,使烏梁素海整體水質得到提升,棲息鳥類的物種和數量都明顯增加。此外,近年來,我們還以長江干支流、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黃河流域等區域為重點,有序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累計完成治理面積435萬畝。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深入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等重大項目,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2000公里、濱海濕地60萬畝。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預計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3000萬畝以上;實施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完成修復面積280萬畝;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整治修復海岸線400公里、濱海濕地30萬畝。
謝謝!
2023-07-11 10:29:35
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
我們知道,國土空間規劃是整合了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的“多規合一”的新規劃。請問部長,我們如何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的新優勢,為城鄉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謝謝。
2023-07-11 10:32:52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 莊少勤:
剛才王部長已經簡要介紹了“多規合一”取得的成就。“多規合一”不僅僅是要處理好原有不同規劃的矛盾和沖突,整合已有規劃的優勢,還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地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促進城鄉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優勢。“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是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規劃,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這幾年,我們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就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引導城鄉構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加快形成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從而進一步增強國土空間的韌性,提升區域的承載力和持續力。
二是區域協同、開放發展的優勢。我們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面統籌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等國家戰略,優化城鄉資源要素配置,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雙向開放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和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集約型的城鎮格局,這樣可以有效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促進共同富裕,整體提升區域的協同力和競爭力。
三是以人民為中心,塑造高品質生活的優勢。“多規合一”有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的優勢,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特別是后疫情時代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當中,統籌城鄉的生產生活生態和安全需求,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優化城市的服務功能和空間結構,構建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便民生活圈,通過這種城市的“細胞療法”促進“城市病”的治理,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立足資源稟賦特點,塑造美麗中國的優勢。本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求各地要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保護好地域的特色多樣性,充分發掘區域自然和歷史文化及景觀資源,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塑造本地特色優勢,改變傳統工業化標準化的“千城一面”現象,從而提升區域影響力、創新力和凝聚力。
五是融合技術和政策,保障規劃落地見效的優勢。我們以實景三維中國為底圖,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上初步建立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評估預警系統,以及定期體檢評估的監督考核機制,從而保障“真正把高標準的城市規劃藍圖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謝謝。
2023-07-11 10:33:15
人民日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請問,在推動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后續還將有哪些安排?謝謝。
2023-07-11 10:35:52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 劉國洪:
謝謝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大家知道,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指出,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必須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如何推動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壓緊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主體責任,是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的關鍵所在。
去年以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配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積極推動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這兩項考核“合二為一”。今年初,中央已經印發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辦法,對考核的對象、考核內容、考核步驟、考核結果運用等作出了全面規定,考核工作的整體制度框架已經基本建立。總的考慮,一是落實黨政同責,明確國家對各省(區、市)黨委、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實行一年一考核;二是突出考核重點,明確對突破耕地紅線等重大問題實行“一票否決”,體現嚴管嚴保的堅決態度;三是規范考核程序,設置了省級自查、實地抽查等考核環節,確保考核結果客觀公正;四是強化結果運用,明確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評價、政績考核、審計問責等重要參考,還將根據各地耕地保護目標的完成情況,實施經濟獎懲。
目前,我們正在會同相關部門,與省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一道,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就做好耕地保護工作共同向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承諾。接下來,我們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快出臺考核工作規則、考核評分細則等配套制度規定,推動考核辦法盡快落地實施,切實把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的要求落實到位,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謝謝!
2023-07-11 10:36:51
中國日報記者: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等一批重要生態工程,能否介紹一下我國的防沙治沙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考慮?謝謝。
2023-07-11 10:45:04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 關志鷗: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是三北工程實施的45周年。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和不懈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北工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我們累計完成了造林4.8億畝,治理沙化土地5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特別是重點區域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實踐證明,黨中央關于防沙治沙特別是三北工程建設的決策是非常正確、極富遠見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中國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今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召開的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三北工程建設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并發出了“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偉大號召。作為主責部門,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決扛起防沙治沙的政治責任,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在具體工作中,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聚焦重點,集中力量,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
其一就是黃河“幾”字彎攻堅戰。這個項目區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等5個省區,是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脊梁。我們要以毛烏素沙地、庫布其、烏蘭布和沙漠治理為重點,全面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區域性系統治理,大力發展生態光伏治沙,進而顯著減輕沙患、鹽患等生態危害,為黃河“幾”字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
其二是打好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這個項目區分布在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5個省區,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個沙源區。我們要通過科學安排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現區域內可治理沙化土地的全覆蓋,穩步提升林草植被蓋度,進而斬斷影響京津冀地區的風沙源,構筑起保護黑土地和糧食安全的生態屏障。
其三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這個項目區分布在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4個省區,是西北天然沙漠、戈壁的連片分布區。要加強重點風沙口治理和跨境沙源地的治理,特別是要突出抓好綠洲外圍和沙漠邊緣防風固沙林草帶的建設,確保沙源不擴大、不擴散。
為了打好這三大標志性戰役,近期我們正在會同相關省區和部門,爭取盡快啟動實施一批防沙治沙重點項目,為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的攻堅戰,開好頭、起好步。謝謝。
2023-07-11 10:45:14
北京青年報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我們注意到,現在我國已經設立了首批國家公園,目前國家公園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重點工作是什么?謝謝。
2023-07-11 10:51:12
關志鷗:
謝謝你的提問。感謝各位對國家公園建設的關注和支持。國家公園建設是“國之大者”,是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們取得了兩大標志性成果。
第一,出臺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方案》中布局了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3%,其中分布著5000多種陸生脊椎動物和2.9萬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通過國家公園的建設,我們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起來,這將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通過國家公園建設,充分體現社區的共建共享,將惠及28個省400多個縣,形成56個民族共繪國家公園美麗畫卷,共享國家公園生態福祉的宏大格局。
第二,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三江源國家公園已經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整體保護,目前的林草覆蓋率已經達到74%以上,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7萬多只。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體制、整合資源,成立了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并打通了13個大熊貓區域的種群生態廊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立了集保護、監測、科研于一體的保護機制,虎豹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截至目前,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已經超過50只,野生東北豹的數量超過了60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注重加強雨林生境的保護修復,設立了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到6群37只。武夷山國家公園統籌保護和發展,特別是實現了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又新發現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個新物種。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推動出臺國家公園法,二是高質量建設第一批國家公園,三是積極推進設立新的國家公園。
各位記者朋友,今年8月,我們將在青海西寧舉辦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全面展示國家公園建設的豐碩成果。在此,我誠邀大家到國家公園走一走、看一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謝謝。
2023-07-11 10:51:23
封面新聞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請問,在推進海洋強國方面作了哪些方面的部署?相關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安排?謝謝。
2023-07-11 10:54:43
王宏:
謝謝封面新聞記者朋友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洋工作,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自然資源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積極謀劃開新局,加快落實新部署,相關工作進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海洋GDP)9462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是7.8%。其中,海洋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海工裝備制造業新承接訂單、手持訂單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75.9%和34.6%,海上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16.2%,我國首臺兆瓦級潮流能機組實現了并網發電,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進一步擴大。
二是強化海洋資源保護利用。黨的二十大以來,自然資源部堅持嚴格管控圍填海,強化無居民海島保護,嚴守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底線,持續優化海洋空間保護與開發格局。2023年1—5月,全國發現并制止涉嫌違法填海10處,約2.19公頃,涉嫌違法用島4處,約0.81公頃。同時,在嚴守海洋生態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我們努力保障國家重大項目和民生項目用海用島。今年,自然資源部已報請國務院批準項目用海17個,涉及投資額約1340億元。
三是提升海洋監測預警能力。自然資源部持續推進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工程,形成了集海洋站網、雷達網、浮標網、海底觀測網、志愿船、斷面調查、衛星遙感等于一體的“陸海空天”綜合觀測系統。我們還實施了海洋預報“芯片”工程,自主創新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命名自己的海洋模式叫“媽祖”,“媽祖”系列海洋預警報模式實現了業務化運行,我國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四是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我部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國家管轄范圍外海域生物多樣性養護與可持續利用國際協定”,以及國際海底區域礦產資源開發規章等涉海規則磋商,牽頭參與“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我們還倡議發起“深海生境發現計劃”,經聯合國批準列為“海洋十年”大科學計劃,推動深海生物多樣性養護與可持續利用,努力踐行構建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今年4月,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各項預定任務,搭乘“雪龍2”號破冰船、“雪龍”號破冰船順利返回國內。7月12日,也就是明天,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將搭乘“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現場考察任務。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陸海統籌,大力提升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
2023-07-11 10:55:20
南方都市報記者:
測繪地理信息是重要的數據要素,也是自然資源部門著力加強的保障要素之一。請問對此項工作做了哪些部署?測繪地理信息將怎樣在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中發揮作用,支撐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謝謝。
2023-07-11 11:01:24
劉國洪:
謝謝南方都市報記者的提問。當前,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速,我們正在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時空信息、定位導航服務已成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黨中央、國務院對此專門作出部署,要求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加快北斗規模化應用。
自然資源部重點從四個方面來推動落實。一是為數字中國建設打造統一的時空基底。構建基于北斗的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加快實景三維中國和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互聯互通。二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豐富的數據要素保障。更好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賦能政府管理決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三是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建立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基礎制度,加強數據供給,支持數據規范流通,促進新業態健康發展。四是為構建新安全格局守住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安全底線。創新數據安全技術,提升行業監管服務水平。
關于如何更好運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重點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支撐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以實景三維中國數據為基礎底板,以實時衛星遙感數據作為支撐,建立起地理實體與自然資源實體、不動產實體等要素之間的時空關聯,實現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確權登記和開發利用、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自然資源督察執法等工作全領域覆蓋、全鏈條貫通、全過程監管,服務支撐美麗中國建設。比如,我們自然資源部作為牽頭主用戶的國產在軌衛星目前有25顆,可以對全部陸地國土,實現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蓋,亞米分辨率影像年度全覆蓋,可以準確及時掌握我國陸地表面空間變化,更好支撐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保護利用的動態監管。
另一方面,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和其他生產要素的耦合協同,實現各類生產要素在時空上快捷、精準、智能匹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比如,測繪地理信息作為地理空間基底和數據融合平臺,面向各行各業、服務千家萬戶,可以為政府管理、防災減災、共享經濟、智慧出行、物流快遞等數字化應用場景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可以說,我們日常的收發快件、打車出行等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的支撐和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面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全面推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為數字中國建設、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謝謝。
2023-07-11 11:01:36
陳文俊:
最后一個問題。
2023-07-11 11:01:56
央廣網記者:
之前王部長提到,去年我國印發了首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請問,在新征程上“多規合一”改革有哪些新的舉措?謝謝。
2023-07-11 11:05:57
莊少勤:
謝謝您對“多規合一”改革的關注。去年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的同時,黨中央對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就提出了明確要求。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就是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推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體系。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等要求,在完成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群、都市圈、長江經濟帶等跨行政區域和流域的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更加有效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要適應“三區三線”劃定以后城鄉發展空間整體全面進入“存量時代”需求,指導地方完善“多規合一”的詳細規劃體系,更好地引導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形成“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二是進一步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的“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要求,啟動編制全國重點主體功能區實施規劃,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體系,對重要生態功能區、重要能源資源富集區、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區和邊疆地區等特殊功能區域實施差別化政策,更好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統籌推動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相關國家戰略在空間上落地落實。
三是進一步完善規劃實施監督體系。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和“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要求,建立健全國土空間分類管控機制,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建立空間性專項規劃名錄清單制度,完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評估預警網絡,健全規劃動態維護機制,改變過去“規劃規劃,墻上掛掛”和“換一屆領導,換一套規劃”的現象,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四是進一步加強規劃事業支撐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立法,健全“多規合一”的規劃標準體系,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學科建設和創新人才隊伍培養,深化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和注冊規劃師制度改革,加強對行業組織的指導和管理,加強規劃工作的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為規劃事業健康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生態環境。
謝謝!
2023-07-11 11:06:34
陳文俊:
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
2023-07-11 1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