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28場,我們邀請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王莉霞女士,請她向大家介紹“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先生,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楊進先生,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龔明珠先生。
下面先請王莉霞女士作情況介紹。
2024-06-07 10:04:30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 王莉霞: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同大家在這里見面。首先,我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和幫助內蒙古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的這個時候,習近平總書記第四次親臨內蒙古考察,勉勵我們要緊緊圍繞推進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來,這極大地鼓舞了全區的廣大干部群眾。去年10月份,國務院又專門出臺了《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為自治區的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機遇、歷史機遇。我們把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歷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凝練為兩件大事:一件就是完成好總書記交給的五大任務,也就是建設好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我們一般稱為“兩個屏障”;建設好國家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們通常稱為“兩個基地”;還有就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另一件大事就是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現在全區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聚焦聚力辦好這兩件大事,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祖國北疆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美麗景象。我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今天的內蒙古。
2024-06-07 10:07:32
王莉霞:
內蒙古有自然風光的壯麗之美。內蒙古是我國東西跨度最大的省區,東西直線距離約2400公里,太陽從東部的呼倫貝爾升起,要經過兩個小時以后才能照到西部的額濟納。118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鋪展著美麗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沙漠。有一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詳,“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碧水映晚霞”就是內蒙古壯美風光的生動寫照。
內蒙古有跑出發展加速度的奮進之美。這兩年內,內蒙古發展列車跑出了加速度,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速連續兩年進入了全國第一方陣。特別是去年,地方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總額這三個指標的增速都居全國前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也排在全國第7,一批惠及長遠的一些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地。今年,我們又部署推進了“六個工程”,就是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溫暖工程、誠信建設工程、科技“突圍”工程和自貿區創建工程,就是要把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補齊,朝著“闖新路、進中游”的目標加速邁進。
2024-06-07 10:07:56
王莉霞:
內蒙古有高質量發展的蝶變之美。大家都知道,內蒙古物產豐饒,過去我們有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東林西鐵、南糧北牧”,其實內蒙古的地下、地上、空中都有寶藏。地下,有20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全國第一,被稱為是國家的“礦藏糧倉”;地上,耕地、草原、森林面積都位居全國前列;空中,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居全國第1和第2。這些豐富的資源是內蒙古發展的堅實基礎,更是巨大優勢。我們立足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精心打造了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要產業鏈,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發展后勁的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等一些主導產業在全國也有了一席之地,大家熟悉的伊利、蒙牛、鄂爾多斯等品牌更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內蒙古有各族群眾守望相助的和諧之美。自遠古以來,多個民族就在內蒙古高原繁衍生息、交往交流交融。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7年來,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贏得并長期呵護了“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現在在內蒙古生活著56個民族,各個民族同村莊、同社區,同班級、同企業,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24-06-07 10:13:28
王莉霞:
內蒙古有共享便捷生活的現代之美。自治區雖然地處祖國北疆,但是各族群眾也過上了現代化的新生活。現在,從首府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赤峰、通遼等城市坐高鐵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北京,全區12個盟市所在地都通了高速、103個旗縣區通了一級以上公路;各族群眾無論是在邊陲小鎮還是在邊遠牧區,都能就近上得了學、看得了病,像智能家電、寬帶網絡、快遞外賣等更是進入了草原深處、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手機放牧、拍短視頻如今也成了牧區里的新時尚。
我先介紹這些情況,我和我的同事們非常愿意回答各位的提問。謝謝大家!
2024-06-07 10:13:43
主持人 邢慧娜:
好,現在歡迎各位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媒體機構。
2024-06-07 10:14:02
新華社記者:
剛才王主席提到了內蒙古要完成好五大任務,我了解到,這實際上也是國家給內蒙古的戰略定位。請詳細介紹一下這五大任務現在進展的怎么樣。謝謝。
2024-06-07 10:21:07
王莉霞: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五大任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發展的全局出發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也是我們重要的職責使命,指向就是保障國家五大安全,也就是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生態安全和邊疆安全。
從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來講,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而且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這些年,我們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面,讓廣袤的草原“帶薪休假”,在大興安嶺“掛斧停鋸”、昔日的伐木工人現在都成了護林員,對重點沙漠“鎖邊治理”,讓流動的沙丘停下腳步。十年來,全區累計造林、種草、防沙治沙規模都居全國首位,草原植被蓋度現在已經達到了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減少了6000多萬畝,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從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來講,大家都知道,內蒙古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有4200多公里的邊境線、36萬平方公里的邊境管理區,是祖國的“北大門”,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邊疆安寧方面肩負著重大責任。這些年,我們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實現了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
從國家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來講,我們始終把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擺在重要位置,像煤、電的保供量居全國第一,去年我們完成了29個省份、9.45億噸的煤炭保供任務,外送的電量達到了3065億度、相當于3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特別是230億方的天然氣跨越700多公里溫暖了京津冀,1億多度的綠電跨越1600多公里點亮了杭州亞運會。
從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來講,很多朋友都知道,內蒙古是畜牧業大省,這里的牛肉、羊肉、牛奶、羊絨產量都是全國第一。打個比方,全國每10斤牛肉有1斤就產自內蒙古,每5斤羊肉有1斤來自內蒙古,大家喝的牛奶,每6杯牛奶有1杯多也產自內蒙古。還有羊絨,有一半是來自內蒙古。在這里,我還想告訴大家的是,內蒙古還是產糧大省,全國5個耕地面積過億畝的省份,內蒙古榜上有名,我們已經連續5年糧食產量突破了700億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糧食調往區外、供應全國。形象地說,內蒙古就是國家的糧倉、肉庫、奶罐和絨都,我們的使命就是努力往“中國碗”里多裝糧、裝好糧、裝好肉、裝好奶。
從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來講,內蒙古有20個對外開放的口岸,大家熟悉的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有65%的中俄陸路貿易就是從這里經過。二連浩特大家也不陌生,這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近年來,我們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去年全區的進出口總額增長30.4%,這個增幅位居全國第3。全區口岸貨運量超過1億噸,刷新了全國陸路沿邊口岸的紀錄。
謝謝大家!
2024-06-07 10:21:28
主持人 邢慧娜:
好,請大家繼續提問。
2024-06-07 10:21:5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去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請問目前政策落地情況怎么樣?如何讓群眾實實在在的受益?謝謝。
2024-06-07 10:25:43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黃志強同志回答。
2024-06-07 10:26:56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黃志強: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去年,國務院出臺支持意見,部委推出配套政策,都是為內蒙古量身定制的“大禮包”,含金量高、針對性強。這些政策涉及到基礎設施,也與能源資源有關、生態環境有關,還包括產業發展、社會民生,共五大類。實施好這些政策,必將對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抓住這次重大的發展機遇,實施“政策落地工程”,把國務院支持《意見》細化為86個重大項目,把藍圖具體化為“施工圖”。截至目前,已有59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350多億元,各項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
政策落地的過程,也是人民群眾受益的過程。比如,交通出行方面,我們加快建設包頭—銀川高鐵,通車后,巴彥淖爾到北京由過去的13個小時縮短為4個小時。優化機場布局,加快建設通用機場,推行航線“支支通”,讓群眾身處邊疆但并不感覺遙遠。
增加就業方面,我們規劃建設6個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初步測算,每個大基地的靜態投資都在800個億以上,都能為項目所在地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
鄉村振興方面,在重點幫扶旗縣,建設一批國家現代化產業園,僅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興建的奶業和大豆產業園,就能帶動周邊5萬戶農民持續增收。
固邊興邊方面,實施邊境節點村鎮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工程,開展邊境地區水電路訊一體化建設,實現抵邊自然村、邊防哨所、邊境派出所和抵邊警務室飲用水、電力、通信、廣電普遍覆蓋。
醫療服務方面,加快建設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我們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合作,建立了內蒙古分院,過去很多群眾需要到北京治病,現在不出區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謝謝!
2024-06-07 10:27:20
主持人 邢慧娜:
好,請大家繼續提問。
2024-06-07 10:28:37
香港中評社記者:
內蒙古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未來在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2024-06-07 10:29:02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我們自治區副主席楊進同志來回答。
2024-06-07 10:29:25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楊進: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是我國向北開放的前沿,具有對內對外開放的獨特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不斷推進,內蒙古與俄蒙等國的經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向北開放的水平也越來越高。
全國三條中歐班列通道中,東、中通道從內蒙古的滿洲里、二連浩特出境,2023年全國近半數的中歐班列從內蒙古始發和通行。滿洲里口岸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二連浩特市口岸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我們通過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信息化智能化作業等一系列的措施,全力保障中歐班列通行的順暢。同時,加快推動滿洲里、二連浩特智慧口岸建設,在甘其毛都、策克等口岸實施了自動導引無人駕駛跨境運輸新模式,全力提升口岸通關的運行效率。
前不久,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正式獲批,這是中國與毗鄰國家建立的第三個跨國境的經濟合作區,我們將積極推進跨境旅游、現代服務業、國際商貿物流和進出口精深加工等業態發展,力爭把中蒙經濟合作區建設成為沿邊地區高水平的開放平臺。
我們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農牧業、能源礦產、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同步發展邊民互市貿易;加快內貿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北三省等區域合作,完善京蒙協作等機制,加快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現在上海、天津等地的港口在內蒙古建立了25個內陸港,讓我們內蒙古的企業在家門口就有了更多的出海口,也為其他地區向北開放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撐。
我們通過打造和利用中蒙博覽會、國家向北開放經貿洽談會、蒙商絲路行等合作交流平臺,不斷擴大國際交往朋友圈、貿易圈,全方位融入和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謝謝!
2024-06-07 10:29:40
中國礦業報記者:
我們知道,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請問內蒙古將如何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06-07 10:33:43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常務副主席黃志強同志來回答。
2024-06-07 10:34:00
黃志強: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您所說的,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確實得天獨厚,形象地講,就是“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
“頭頂有風光”,說的是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從可開發量看,內蒙古風能資源占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資源超過五分之一。
“腳下有煤炭”,說的是內蒙古煤炭儲量豐富、火電機組規模大,作為穩定可靠的調峰手段,能夠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使用。
“手中有電網”,說的是內蒙古擁有全國第三大電網—蒙西電網,我們距離負荷中心近,輸電成本低,能夠提供“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
立足稟賦優勢,我們逐“綠”前行、向“新”出發,提出“兩個率先”“兩個超過”的目標,在全國率先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目前,內蒙古新能源裝機已率先突破1億千瓦,今年底將提前完成超過火電裝機的目標。
2024-06-07 10:35:06
黃志強:
為推動綠電外送,內蒙古正高標準推進建設六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光伏外送大基地,在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三大沙漠集中開發風電光伏,為京津冀、長三角輸送大規模清潔能源。
為促進綠電本地消納,內蒙古謀劃了六大場景,量身定制新能源配置政策,包括源網荷儲、風光制氫、園區綠色供電、自備電廠綠電替代、全額自發自用和火電靈活性改造。每個場景,發電側和負荷側自求平衡,實現最大程度的自我消納。
我們堅持全產業鏈發展,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裝備制造,集中打造風電、光伏、氫能、儲能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游抓裝備制造業,下游延伸發展綠氫綠氨等綠色化工,全面招引超算、智算產業,助力國家“東數西算”,同步發展研發創新、運維服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
總之,內蒙古“風”“光”無限好,新能源潛力大、機會多,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新能源發展的紅利。
謝謝!
2024-06-07 10:35:29
中宏網記者:
內蒙古是我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也是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的重要地區。能否介紹一下自治區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方面取得的一些進展成果?謝謝。
2024-06-07 10:40:25
王莉霞: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國家“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各個媒體都很關注,實際上最大的任務量是在內蒙古。習近平總書記部署的三大標志性戰役中,黃河“幾字灣”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幾乎都在內蒙古,還有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涉及到我區的阿拉善盟,可以說三大標志性戰役有“兩個半”在內蒙古。所以內蒙古是我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那么主戰場就要打主攻,我們聞令而動、迅速行動,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積有950萬畝,完成了年初計劃的1.5倍,我們預計到2030年將完成9700萬畝的治沙面積,不僅要給沙地披上綠色的“防護服”,還要打造超級“碳庫”和純凈“氧吧”。比如毛烏素沙漠面積比海南島還要大,現在80%的沙漠化身為綠色寶地,綠色版圖向南推進了200公里;大家熟悉的庫布其沙漠面積有2115萬畝,現在已經超過40%披上了“綠裝”,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巴彥淖爾市的磴口縣,西臨烏蘭布和沙漠,在沙漠的東緣建了一條林帶,這條林帶長154公里、寬100米,使得沙漠東緣后退20公里,每年向黃河的輸沙量減少了九成多。
今年我們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發展結合起來,實施了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規劃配套新能源裝機超過1億千瓦。大家熟悉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就在庫布其沙漠的北緣、黃河的南岸規劃建設長400公里、平均寬5公里的“光伏長城”,通過防沙治沙和光伏一體化工程的推進,讓黃沙變“綠野”、變“藍海”。
我們還全方位調動企業、農牧民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性,現在已經有幾十家央企、國企和民企參與進來,全區上下掀起了防沙治沙的熱潮。特別是各地通過多種方式帶動廣大群眾投身到治沙事業。我舉個例子,像分布著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大規模建設梭梭、肉蓯蓉、鎖陽等沙生中藥材生產基地,帶動當地農牧民致富,特別受群眾的歡迎。我們的目標,就是既要完成好“三北”工程攻堅戰這項重大的生態工程,又要讓它成為發展工程、富民工程,既治了沙、又發了綠電、還增加了群眾收入,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贏”。
謝謝!
2024-06-07 10:41:14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
很多人一提到內蒙古,都會想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作為農牧業大區,接下來內蒙古將如何推進農牧業現代化,促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謝謝。
2024-06-07 10:49:30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龔明珠同志來回答。
2024-06-07 10:49:50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 龔明珠: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內蒙古作為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大區,這些年實現了糧食“二十連豐”,畜牧業“十九連穩”,現在正在謀劃如何發揮好生態環境好、農牧業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推動內蒙古由農畜產品產量大區向農牧業產業強區的轉變。簡單來說,做到“三個更加”。
第一個“更加”是要讓現代農牧業發展基礎更加牢固。以耕地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建好建優高標準農田,讓以往不宜耕作的“巴掌田”“陡坡地”,變成宜機宜耕、穩產高產的“整片田”,去年我們用5237萬畝的高標準農田支撐起了2/3的糧食產能,今年還要完成85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還要大力提升農牧業科技水平,特別是種業這個關乎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芯片”,實施好玉米、馬鈴薯、向日葵等優質特色品種培育工程,開展奶牛育種聯合攻關,打造一流的奶源、種源和草源基地。
第二個“更加”是要讓農畜產品的供給更加充足。去年內蒙古糧食總產量達到了791.6億斤,今年我們將開展單產提升行動,特別是實施國家玉米大豆單產提升工程項目,建設示范區405萬畝,力爭帶動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00億斤。我們還將大力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既要抓糧肉乳精深加工,也要把稻殼米糠、果蔬皮渣等都利用起來,同時還要支持和鼓勵內蒙古的企業到北上廣深、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消費地發展前置冷鏈保鮮倉,把更多更好的奶、肉、糧供應全國。
第三個“更加”是要讓農牧業的綠色底色更加鮮亮。內蒙古農牧區的水是清潔的、土是干凈的,這是我們最大的生產力和競爭力,要千方百計保護好。在農業方面,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程,明年,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要從現在的3403萬畝增加到3800萬畝,這意味著每年可節水35億方以上。同時,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使農藥化肥用量穩中有降。在畜牧業方面,主要是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升現代畜牧業的比重,解決草原過牧的問題,實現畜牧業發展和草原保護的雙贏。
謝謝!
2024-06-07 10:50:20
紅星新聞記者:
我的問題是,我們關注到,內蒙古提出要以非常之舉推進科技創新,打破常規,在創新驅動發展上奮起直追,迎頭趕上。請問將在哪些領域重點發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謝謝。
2024-06-07 10:50:52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志強同志來回答。
2024-06-07 10:51:17
黃志強: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內蒙古非常重視科技創新,非常重視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正在實施“科技突圍”工程,要把著力點放在有資源、有特色、有優勢的領域,在點上爭取實現“起跑就領先”,以點帶面把科技搞上去、把產業提上來。
我們圍繞資源搞創新。比如內蒙古的稀土資源,無論是儲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級的,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建成國內最完整的產業鏈。我們瞄準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做好由“土”變“材”的文章,摒棄傳統“挖土賣土”簡單模式,聚焦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領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推動從“世界級儲量”邁向“世界級產業”。我們瞄準打造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做好由“材”到“用”的文章,創建國家稀土材料創新中心,加快前沿技術攻關,擴大稀土應用領域,不斷提高稀土產品綜合附加值。
我們圍繞特色搞創新。比如,內蒙古是畜牧業大省,奶業是我們的特色。去年,全國唯一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投運,聚集了10名院士,100多位行業專家,5000多人的創新隊伍。我們緊盯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中國牛、中國養殖模式、中國原料、中國裝備、中國標準”五大戰略目標,謀劃了20個研究領域、76個研究方向。
我們圍繞優勢搞創新。比如,內蒙古發展新能源優勢明顯。風光方面,我們不斷推出新產品,實現迭代升級,全球葉輪直徑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機組在內蒙古下線,這個機組葉輪直徑214米、相當于70層樓高,最大功率是11兆瓦,轉動1小時發出綠電1萬度,相當于12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電網方面,為適應新能源高比例上網,打造大青山實驗室,開展電網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示范,為全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探路子。氫儲方面,我們全力以赴支持各類制氫和儲能技術在內蒙古試驗、成長、壯大,到2025年,綠氫產能將達85萬噸,儲能裝機將突破2000萬千瓦,新能源大省的內蒙古又將成為全國綠氫大省、儲能大省。
謝謝!
2024-06-07 10:51:45
中新社記者:
去年以來,國內不少地區掀起了文旅熱潮,內蒙古幅員遼闊、景點眾多,大草原的遼闊壯美讓人心馳神往,請問內蒙古在文旅資源開發和優化服務質量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到內蒙古旅游?謝謝。
2024-06-07 10:58:02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楊進同志回答。
2024-06-07 10:59:20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楊進: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您所說,內蒙古幅員遼闊、景點眾多,如果來到內蒙古旅游,能夠看到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濕地、大沙漠,可以說內蒙古是自駕游的首選地、露營游的佳選地、度假游的必選地、康養游的優選地。
說自駕游的首選地,是因為我們為廣大自駕愛好者打造了“醉美331”邊境路、千里草原風景大道等12條精品自駕線路,開著自己的愛車,就可以看草原、穿林海、踏濕地、過沙漠,欣賞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林海、額爾古納濕地、巴丹吉林沙漠的壯美風光。同時,我們通過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打造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增加新能源車充電樁等方式,全力提升自駕游的體驗。今年,我們聯合高德地圖打造了“一鍵游內蒙古”自駕旅游平臺,為自駕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規劃和路線設計。
2024-06-07 10:59:31
楊進:
說露營游的佳選地,我們有草原牧場、山地森林、沙漠綠洲、河湖峽谷,既是最佳露營地,也是游客最喜歡的“打卡地”。位于烏蘭察布的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博物館”,完整的火山群鑲嵌在廣闊的草原上,獨特的地貌如同置身于月球和火星。在這里露營,白天可以探索火山的神秘,晚上可以欣賞閃爍的繁星。
說度假游的必選地,我們的“天邊草原”烏拉蓋一碧萬頃,人間勝景“九曲灣”溪流婉轉,鄂爾多斯響沙灣神奇恢弘,駿馬飛馳讓人神往。還有剛剛被列入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名錄的阿爾山,風景這邊獨好,一年四季都很美,春有杜鵑漫山,夏有山巒疊翠,秋有層林盡染,冬有夢幻雪國。這里綠色植被率達到了9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8%以上,是當之無愧的天然大氧吧。
說康養游的優選地,內蒙古是逃離盛夏的避暑勝地。我們結合溫泉療養、沙療沙浴、綠色食療、蒙醫藥保健等資源,開發候鳥式的康養新模式。克什克騰旗夏天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僅21.3度,阿斯哈圖“冰川石林”秀麗神奇,舒潤溫暖的熱水鎮溫泉是康養身心的絕佳之地,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盛夏已至,我們在這里向全國的朋友們發出誠摯的邀請,我們在草原最美的季節備好美景、美食、美酒,等你共赴一場“我和草原的約定”。謝謝!
2024-06-07 10:59:5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我們了解到內蒙古先后多次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開通了民營企業服務專窗、民營企業服務熱線等。請問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安排和具體舉措?謝謝。
2024-06-07 11:03:38
王莉霞:
這個問題請發改委龔明珠同志回答。
2024-06-07 11:04:01
龔明珠: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去年內蒙古的民間投資同比增長了14.2%,增速是全國第一,稅收總額是占全區的54%,貢獻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更加有效地統籌各個方面的力量,盡最大努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自治區是專門成立了民營經濟發展委員會,設立了重點民營企業黨委和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為廣大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服務上更有溫度,實打實地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建設了“蒙企通”民營企業綜合服務平臺,開通重點民營企業服務專窗,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涉企服務部門全部進入這個平臺受理解決企業的訴求,讓企業“有處可訴”“有訴必解”。平臺開設“反映問題”窗口,及時解決問題,“企業有困難,就上蒙企通”已經在內蒙古的企業中廣泛流行開來。
在辦事上更有速度,不再讓“怎么辦”“找誰辦”“重復跑”“多次跑”成為企業的煩心事。我們化繁為簡,將企業從開辦到退出全過程涉及的關聯性強、高頻發生的事項進行系統集成,形成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同時推出了企業信息變更、信用修復等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套餐。
在支持上更有力度,使各項惠企政策直達快享,一一落實。近期,我們即將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把支持政策從“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著力破解民營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準入限制、融資難這些問題。同時通過開展誠信建設工程,讓誠實守信的企業把“信用”“變現”、得到更多實惠,推出以信用評價為基準的“信易貸”。
現在,內蒙古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歡迎更多的企業到內蒙古投資興業。謝謝!
2024-06-07 11:04:39
光明日報記者:
內蒙古正在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請問內蒙古的模范集中體現在哪方面?在促進民族團結上還有哪些做法?謝謝。
2024-06-07 11:09:06
王莉霞: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這位記者朋友問道,內蒙古的模范集中體現在哪方面,我想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模范就模范在聽黨的話上”。大家都知道,內蒙古是我們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民族地區,也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從1947年成立到今天,已經77年了,這77年來,內蒙古是在黨中央的關懷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早在“一五”時期,國家就在內蒙古投資建廠、修鐵路,大家熟悉的一機廠、二機廠以及大興安嶺森林工業基地就是在那個時期開工建設的。特別是在包鋼建設中,全國8萬多名專家和工人前來支援,僅用8個多月就建起了1號高爐,書寫了“齊心協力建包鋼”的歷史佳話。
77年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始終念黨好、感黨恩,識大體、顧大局。我舉個例子,上世紀60年代初,草原人民接納了3000多名來自上海、江蘇的孤兒,養育了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稱為“草原額吉”的都貴瑪老人,一人就養育了28名孤兒,這就是廣為流傳的“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動人故事。這些“”國家的孩子”在草原人民的養育下,有的成為了工程師,有的成為了醫生、教師等等,在各行各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如今他們已經年逾花甲,兒孫滿堂、生活幸福。
2024-06-07 11:09:29
王莉霞:
我再舉個例子,1958年,為了支持東風航天城的建設,額濟納旗三易旗址,把旗政府搬遷到140公里以外的地方,當地牧民群眾讓出了最好的牧場,奉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這就是“最好牧場為航天”的佳話。今天,我國的載人航天飛船從這里升空,又在這里回家。還有“北疆楷模”尼瑪老人,一家兩代人克服惡劣自然環境,半個世紀守邊護邊,被稱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內蒙古考察、五次參加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親自為內蒙古工作把脈定向、指路引航,可以說內蒙古新時代的發展成就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指引下取得的。去年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首次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我們所有工作都向這條主線聚焦,都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出臺了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的決定、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28條具體措施,還頒布實施了促進條例,提出和打造了“北疆文化”品牌,并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現在的內蒙古各民族親如一家,無論是在農村牧區還是在城鎮社區,大家都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成美滿姻緣。
有句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我在這里也特別誠摯地邀請各位朋友常到內蒙古走一走、看一看,祖國北疆的勃勃生機、日新月異一定會讓您耳目一新,草原人民的真情柔情、熱情豪情也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謝謝大家!
2024-06-07 11:09:51
主持人 邢慧娜:
好,我們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我們四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2024-06-07 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