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孫太旻 王越)記者10月13日在陪同中非水土保持經驗交流活動相關專家及項目官員,參觀考察華池縣世行項目與英國贈款項目實施情況時了解到,歷史上曾是革命老區的華池縣,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東北部,東北與陜西的志丹、吳旗、定邊接壤,西南與本市的慶城、環縣、合水為鄰。全縣共轄3鎮12鄉,111個行政村,646個村民小組,2.28萬戶,13.13萬人,其中:農戶2.43萬戶,農業人口11.043萬人。全縣總土地面積377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3441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91.1% 。總耕地面積85.9萬畝, 其中山地占85.4 %,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該屬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自然條件嚴酷,立地條件差,是全省、全市水土流失最嚴重縣份之一。境內溝壑縱橫,梁峁相間,溝壑密度為1117km/km2,土壤侵蝕模數達到8000t/km2.a以上,年水土流失高達3000多萬噸,年平均降水量320-510毫米,平均氣溫7-8。C,無霜期140-160天,海拔在1100-1700米之間。
由于該縣具有發展農、林、牧、漁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加之國家與地方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時到位,近年來借助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二期項目與英國贈款項目的實施,有力地助推了全縣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地促進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使農村經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且也使農民群眾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實惠。
據該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樊德民介紹,近年來,該縣借助世行貸款二期和英國贈款項目的資金支持,按照流域內的社區和農戶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到項目的選擇、規劃、實施、檢測、評價、管理中來并分享項目成果和收益的理念,以建設隴上草畜大縣和生態強縣為目標,以實施農村小康家園"145"工程為總抓手,即一戶住宅,四個圍莊項目(圍莊整地20畝,圍莊栽樹1000顆,圍莊建水窖4眼,圍莊種飼草戶均20畝),五項配套措施(生態能源、舍飼種養、道路農電、廣電通訊、文明社區建設),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科學規劃,嚴格標準,規模整治,強化措施,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綜合治理面積166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5%。其中:整修基本農田41.6萬畝,造林85.07萬畝,種草116.75萬畝,封禁6.465萬畝。建骨干壩24座,中小型淤地壩11座,筑谷坊1836道,修溝頭防護177道,挖澇池161個,打水窖612眼。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項目實施前的27%增加到48.4%,林草覆蓋率由項目實施前的31.8%增加到目前的45%-56%。通過項目實施,使農民朋友的生產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項目區的產業結構得到了合理調整,土地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根據項目實施社區調查測算,2008年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1530.3元,比2006年凈增640.6元。使全縣的水保生態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項目區農業經濟建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世界銀行及非洲八國專家在聽取項目介紹后,對項目區借助外資和贈款,應用參與式方法,改進和完善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的監測和評價體系,強調以社區、農戶尤其是貧困弱勢群體和婦女平等參與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綜合治理規劃,社區主導式管理,農戶全程參與實施的建設模式,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和項目區農民群眾生活水平為目的,以提高社區科技和管理水平能力建設為手段的科技扶貧計劃,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一致表示在非洲各國極有推廣應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