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內地地區中,北京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其他地區處于第一次現代化;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北京等7個地區為發達地區或中等發達地區,山東等24個地區為初等發達地區(表5-17)。根據綜合現代化指數分組,2007年貴州等兩個地區為欠發達地區。2007年中國多數內地地區屬于發展中地區。
表5-17 2007年中國地區現代化指數
分組
|
地區
|
SMI
|
FMI
|
IMI
|
人均GDP
|
分組
|
地區
|
SMI
|
FMI
|
IMI
|
人均GDP
|
|
北京
|
97
|
100
|
81
|
7527
|
|
內蒙古
|
41
|
88
|
36
|
3328
|
|
臺灣
|
90
|
100
|
78
|
17252
|
|
河北
|
41
|
86
|
33
|
2595
|
發達
|
上海
|
89
|
100
|
77
|
8620
|
|
四川
|
40
|
82
|
35
|
1699
|
地區
|
澳門
|
80
|
100
|
79
|
36357
|
|
湖南
|
38
|
84
|
34
|
1902
|
和
|
香港
|
78
|
100
|
76
|
29914
|
初等
|
河南
|
37
|
80
|
30
|
2108
|
中等
|
天津
|
75
|
97
|
63
|
5952
|
發達
|
新疆
|
37
|
81
|
34
|
2210
|
發達
|
浙江
|
59
|
95
|
50
|
4877
|
地區
|
安徽
|
37
|
84
|
33
|
1582
|
地區
|
江蘇
|
55
|
94
|
47
|
4436
|
|
海南
|
36
|
82
|
36
|
1902
|
|
遼寧
|
55
|
91
|
46
|
3370
|
|
江西
|
36
|
83
|
34
|
1655
|
|
廣東
|
54
|
95
|
49
|
4323
|
|
甘肅
|
36
|
81
|
31
|
1357
|
|
世界平均
|
50
|
94
|
54
|
7980
|
|
青海
|
36
|
81
|
31
|
1865
|
|
黑龍江
|
47
|
87
|
39
|
2428
|
|
廣西
|
34
|
78
|
30
|
1641
|
|
陜西
|
47
|
85
|
41
|
1916
|
|
西藏
|
31
|
77
|
34
|
1583
|
初等
|
山東
|
47
|
90
|
39
|
3643
|
|
云南
|
31
|
74
|
28
|
1380
|
發達
|
吉林
|
46
|
88
|
41
|
2544
|
|
貴州
|
30
|
74
|
27
|
958
|
地區
|
山西
|
44
|
87
|
36
|
2220
|
|
|
|
|
|
|
|
湖北
|
44
|
89
|
39
|
2128
|
|
中國
|
44
|
88
|
41
|
2482
|
|
福建
|
44
|
92
|
39
|
3394
|
對照
|
高收入國家
|
100
|
100
|
100
|
37460
|
|
寧夏
|
42
|
85
|
34
|
1916
|
|
中等收入國家
|
38
|
89
|
40
|
2748
|
|
重慶
|
42
|
89
|
38
|
1924
|
|
低收入國家
|
20
|
57
|
24
|
461
|
注:FMI為第一次現代化程度,SMI為第二次現代化指數,IMI為綜合現代化指數。關于中國現代化指數的評價結果的說明,見表5-14。中國34個地區的“人均GDP”為各地區的人均居民生產總值(美元)。
2008年,在中國內地地區中,上海和北京第一次現代化程度達到100%(達到1960年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天津等9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程度超過90%,吉林等16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程度達到80%~89%,廣西等4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程度達到75%~79%(圖5-8)。天津、江蘇、浙江和廣東有8個指標達標,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和重慶有7個指標達標,河北、山西、山東、陜西和寧夏有6個指標達標。2008年和2007年相比,新疆等6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程度的全國排名上升,湖南等5個地區排名下降,北京等20個地區排名沒有變化。(摘自: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0》 何傳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