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王少普上海社科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環太研究中心主任季國興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環太研究中心海洋政策項目負責人
山田賢一
日本中國問題專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昨天宣布,中日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就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
中日關系專家認為這一舉動是深化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一步,對于中日關系乃至亞洲局勢都有積極影響。
政治意義
解決爭端的新路子
東方早報:中日達成東海問題原則共識,在政治和外交上意義何在?是否是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體現?
王少普:這一意義應該有以下幾點:
首先,可以避免領土爭端的激化。主權與領土完整歷來是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因此,歷史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基本與此有關。中日之間在東海的劃界主張上存在很大分歧,暫時難以形成共識。如不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法處理,必然形成僵持局面,甚至導致戰爭。而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法處理,可以在不放棄自己主權與領土主張的前提下,實現緩和與合作,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
其次,有利于開發利用東海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東海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中日兩國都是石油天然氣進口大國,如果在東海形成僵持局面,將給兩國開發利用東海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帶來很大困難。“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能夠實現雙贏。
第三,1994年聯合國海洋公約生效后,沿海各國關于海上權益的矛盾明顯上升。中日在這個問題上的做法,將有助于地區各國正確處理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最后,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利于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發展。處理中日關系,不但要重視一時之利,還要從戰略高度、從長遠利益著眼。如鄧小平所說:“把中日關系放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來發展”。
季國興:中日雙方就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對兩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是東海問題的一大突破,將會給中日關系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東海問題是兩國爭議多年的難題,目前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跨出第一步,是非常難得的。中日關系影響著東亞局勢,對整個區域的進展產生重要影響。由于現在油價高居不下,兩國的共同開發也會對全球經濟有所影響。
山田賢一:我愿意給東海問題的解決給予極高的評價。東海問題由來已久,2004年中日就開始多輪磋商,而最近形勢突飛猛進并達成原則共識,我想這無疑和兩國領導人大力推進有關,也與最近中日良好的政治氣氛有關。
東海問題的解決,無疑會給中日關系接下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力,最關鍵的是,它為中日之間解決棘手問題提供了一個好的榜樣。東海問題只是中日之間眾多問題的一個,不是說解決了這個問題中日間就沒有其他問題了。但是,比如說東海問題是中日問題的1/5,那么它對其他4/5問題的解決是有相當大的正面作用的,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次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過后,日本有些媒體認為胡錦濤和福田康夫之間抽象的成果多,但沒有具體的合作協議。而這一次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成果之一,我想這次那些日本媒體應該可以感到滿意了。
其次,東海問題的解決對加強兩國友好氛圍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會對緩和兩國國民感情,緩和部分媒體對對方的負面報道能起到相當大的正面作用。其實,造成中日兩國國民感情現在的情形,中日兩國部分媒體負有責任。媒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商業因素驅動,那么當兩國關系陷入低潮的時候,當然是報不好的比報好的更賣得好,這在日本一些周刊、月刊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他們為了發行量,很難對事情保持冷靜和客觀。不過,隨著東海問題的解決,兩國關系好轉,當只報壞不報好沒有市場之后,我相信媒體的論點、話鋒會漸漸轉變的,而這將對緩和兩國國民感情起到巨大的作用。
東方早報:達成這一原則共識體現了中日領導人哪些新思維?王少普:1984年,鄧小平提出,“有些國際上的領土爭端,可以先不談主權,先進行共同開發。這樣的問題,要從尊重現實出發,找條新的路子來解決。”這是一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需要而提出的解決領土爭端的新路子。世界正在越來越認識到這條新路子的重要意義。
中日關于東海問題所達成的一系列協議,注意了三者的區別,即:主權、共同開發區域、外國企業按照中國法律與中國企業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區別,分別給與不同的對待,是上述新路子的具體體現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