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楊晶(攝影:中國網 張琳)
專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典
“內蒙古全區生產總值達到4790億元,比1947年的5.37億元增長196倍。人均生產總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國各省區市中進入前10位?!边@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楊晶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透露的數字。
楊晶表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區成立60年,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功實踐的60年,是內蒙古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步的60年,是全區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60年。
楊晶介紹說,自治區成立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既改善發展條件又培育發展主體,既爭取外力又啟動內力和活力,既加快發展更科學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方式逐步轉變,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開始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2006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4790億元,比1947年的5.37億元增長196倍。在60年的發展進程中,達到第一個千億元用了50年,第二個千億元用了6年,第三、第四個千億元均用了1年。人均生產總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國各省區市中進入前10位。財政總收入由1947年的9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712.9億元,人均一般預算收入列全國第11位。在全區101個旗縣(市區)中,有84個財政收入超億元,13個超10億元。
楊晶說:“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去年,全區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0358元和3342元,由2002年的全國第29位和第22位提高到第12位和第16位。高度重視為困難弱勢群體辦實事、辦好事。僅“十五”期間,全區就有92萬農牧民穩定脫貧,70多萬城鎮人口享受到低保補貼,40多萬特困農牧民得到了困難補助,零就業家庭就業、貧困大學生就學、農牧民飲用安全水、改善農村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等困難和問題有效解決。培養造就了一支包括黨政干部、企業管理人才、科技工程人才在內的結構合理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民族比例,在文化、教育、藝術等社會事業部門中少數民族干部比例更高。民族教育基本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較完整的、具有地區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育體系,少數民族在校學生也高于人口比例。少數民族文學藝術、新聞出版、醫療衛生、體育等事業得到長足發展?!?/p>
楊晶強調說,在去年底召開的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上,區政府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內蒙古發展的奮斗目標,即提高協調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保持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確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翻一番,實現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等行列、人均主要經濟指標力爭進入全國前列。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使一個綜合實力較強、經濟結構合理、地區特色鮮明、社會穩定和諧、充滿生機活力的內蒙古崛起在祖國北疆。
楊晶表示說,內蒙古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共同推進內蒙古的開發建設。同時,也真誠希望加強與中外新聞媒體的交流與合作,誠摯邀請各位記者朋友到內蒙古多走走、多看看,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地報道內蒙古。
2007年7月25日上午,國新辦就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60年情況舉辦發布會,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儲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楊晶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60年的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對此進行現場直播。(唐佳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