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幅今年應控制在11%”
晨報訊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經濟形勢跟蹤課題組昨天的一份報告明確認為,目前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今年經濟增長最好控制在11%以內,今后幾年控制在9%左右。
國內家裝建材行業首個“零供風波”由幕后轉到臺前……
這份刊登在昨天《人民日報》上的報告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是好的,充分證明中央確定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及時的、必要的、正確的”。而這一樂觀判斷與近期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基本一致。
不過,在整體經濟向好背后潛藏的過熱風險還是引起了這個官方智囊的擔憂。報告表示,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進一步加劇,向過熱轉變的表現更加明顯,應該引起高度注意。近期宏觀調控的重點是努力控制經濟增長速度,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擴大消費,減少貿易順差,節能減排。
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年連續保持10%的增速,并呈現加速之勢。報告認為,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給經濟結構調整、能源資源的合理開采利用和環境保護都帶來了許多困難。“目前應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下決心把經濟增長速度控制住。今年最好能控制在11%以內,今后幾年控制在9%左右”。
盡管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今年上半年只溫和上漲26.7%,不過也出現了數月反彈,這引起了課題組的高度關注。報告認為,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必須首先控制投資增長速度。從歷史經驗看,我國投資增速最好能控制在20%以下,投資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最好控制在40%以內”。
同樣引起課題組關注的還有上半年上漲明顯的物價。報告認為,在這次物價上漲過程中,表現突出的除了以糧食、豬肉為代表的消費價格外,還有同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房價等資產價格。
報告最后建議,近期應密切關注消費價格、生產價格、資產價格等各類價格的走勢,特別要重視糧食、豬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擴大供給,加強監管。房地產調控應擴大商品房供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保證有足夠數量的新建住房投入市場,同時加大中低價位、中小戶型住房的供給。(記者 邢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