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內蒙古兩地的發電上市公司紛紛公告稱,接到國家發改委的通知,將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內新投產電廠送京津唐電網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298元和0.297元(不含脫硫加價)。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使擱置已久的第三次煤電聯動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根據通知,國電大同發電公司、華能上都電廠、大唐托克托電廠、大唐神頭二廠等電廠送京津唐電網機組上網電價按以上標準執行。同時,將國電電力(18.25,-0.14,-0.76%)大同第二發電廠向京津唐電網送電上網電價調整為每千瓦時0.277元(不含脫硫加價),部分電廠的電價有了一定的下調。
一位資深電力行業研究員指出,此次局部地區的電價調整雖非煤電聯動,但調整兩省東送京津唐電廠的標桿電價的依據仍應是“成本推動”,相關調整的依據與年中兩省強烈要求的“區域煤電聯動”不無關聯。因而,此次電價調整應可說明整體電價調整的趨勢還是比較明確的。
申銀萬國有關研究報告認為,盡管這次部分電廠電價出現一定的向下調整,但明年實行煤電聯動的預期還是比較強烈。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攀升,電煤平均價格漲幅早已經達到煤電聯動所規定的5%上限,不過由于在今年2-5月份煤炭市場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下跌,同時國內CPI指數一直在高位運行,導致電價遲遲不能得到調整。如果明年初CPI壓力有所緩解,實行煤電聯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電力企業的燃料成本壓力將得以緩解。
業內一直認為,今年以來CPI持續高企延遲了電價調整,不過從長期看,電價調整趨勢非常確定。上述行業研究員表示,這次電價調整也遵循了優化調度原則,在調高部分新投機組電價的同時,也調低了部分非高效機組的電價。雖不能使得相關上市公司明顯受益,但未來電價調整(或者第三次煤電聯動)也可能采取有升有降的做法,這樣一來即便電價總體小幅上調也可使得行業先進產能顯著受益。
今年1-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81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7%,超過市場年初12%左右的預期。全國1-7月份新投產發電機組4730萬千瓦,相比去年底增長7.6%,低于06年同期8.2%的增速水平,使得同期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僅下降3.67%,好于市場5%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