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科院專家提出和平鴿戰略 提升國家能力 -北京石油交易所掛牌 成品油交易未列核心業務 煉油廠面臨虧損 -吳曉求稱必須抑制類似中國平安的惡性融資 08春節股市休市安排 -吳定富:交強險成本太高 投連險產品暗藏風險 人民幣匯率破7.2 -劉翔當選全國政協委員:責任更重了 林毅夫:世行與中國重修舊好? -國務院赴22個省市區檢查物價穩定 電監會通知確保居民生活用電 -證監會:基金宣傳不得使用"盡享牛市"表述 震蕩市減持偏股型基金 -大飛機公司股東初定 國資委為第一大股東 中國造無人直升機試飛 -08年起全國博物館將免費開放 橫店重建圓明園被指借公益謀利 -奧組委否認開幕式點火方案泄密 第二階段奧運門票中簽率10.6%
發改委專家:物價上漲 外部因素不可忽視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29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攀升,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出現價格結構性上漲有我國經濟自身存在的原因,但國際市場石油、糧食等基礎性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及其所引發的全球性價格上漲,也對我國經濟造成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是引發國內價格上漲的重要外部原因,同樣不可忽視。

一、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和主要國家消費物價上漲態勢

近年來,國際市場石油、鐵礦石、金屬等基礎性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玉米、大豆、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趨勢,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價格指數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升。全球性價格上漲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壓力明顯加大。

從國際市場主要商品價格走勢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的統計,2003—2006年,國際市場原油現貨價格四年漲幅分別為15.8%、30.7%、41.3%和20.5%,累計漲幅108.3%;非燃料初級產品價格四年漲幅分別為6.9%、18.5%、10.3%和28.4%,累計漲幅64.1%。其中,金屬產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大,四年漲幅分別為12.2%、36.1%、24.4%和56.5%,累計漲幅129.2%。銅、鋁、鋅期貨價格分別從每噸2000美元、1500美元和800美元左右上漲到每噸8000美元、3000美元和4000美元以上,漲幅分別為300%、100%和320%。此前價格持續疲軟甚至下跌的食品、飲料和農業原材料的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趨勢,四年累計漲幅分別為29.1%、35.2%和20.9%。在初級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同時,全球制成品價格也一改此前持續低迷甚至連續下降的局面而顯著上漲,四年漲幅分別為14.3%、9.5%、3.7%和3.8%,累計漲幅為31.3%。

進入2007年,國際市場能源資源性產品和農產品價格繼續保持上升態勢。原油期貨價格從年初的每桶50多美元一路震蕩上揚到年末的每桶90多美元,2008年初盤中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目前仍在每桶90美元以上徘徊。鐵礦石價格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別上漲71.5%和19%的基礎上又上漲了9.5%。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芝加哥期貨市場2007年12月份小麥、大豆、玉米價格比上年同期分別上漲83.7%、74%和12.7%,近兩年累計漲幅分別高達110%、190%和95%。

從全球通貨膨脹形勢看,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總體上呈現緩慢上升趨勢,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連續數年小幅回落后又重新趨于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預測,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別為1.8%和2.0%,2005年和2006年則上升到2.3%,2007年為2.1%。其中,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從2003年的2.3%和2004年的2.7%上升到2005年的3.4%和2006年的3.2%,2007年為2.7%;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持續高于歐洲中央銀行設定的2%調控上限;日本則仍未完全擺脫通貨緊縮;其他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都有所上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2003年為5.7%,2004年為5.4%、2005年為5.2%、2006年為5.1%,2007年回升至5.9%。其中,獨聯體地區的通貨膨脹率最高,2003、2004和2005年分別為11.9%、10.3%和12.1%,2006和2007年雖有所回落,但仍高達9.4%和8.9%;中東歐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從2003年的9.2%回落至2004年的6.1%、2005年的4.9%后,2006年為5.0%,2007年為5.1%;拉美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從2003年的10.6%回落至2004年的6.5%、2005年的6.3%、2006年的5.4%和2007年的5.3%;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則從2003年的2.5%上升為2004年的4.1%、2005年的3.6%、2006年的4.0%和2007年的5.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來全球通貨膨脹水平總體仍處于可控制和可接受的范圍內,但去年以來在石油、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推動下,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價格指數普遍呈現出加快上漲的態勢,全球性通貨膨脹壓力明顯加大。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世界主要國家的消費價格指數均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漲幅,俄羅斯、越南、印尼、印度、美國、巴西、韓國和歐元區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11.1%、10%、6.7%、5.5%、4.3%、4.2%、3.5%和3.1%,預示著全球性通貨膨脹時代可能即將來臨。

二、全球性價格上漲的成因分析

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近期全球性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的原因如下:

1.世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擴大了需求。自2003年世界經濟實現復蘇開始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周期以來,世界經濟已連續4年保持5%以上的增長,世界貿易量年均增長8%以上。跨國直接投資迅速回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普遍加快,全球消費和投資需求旺盛,對商品和服務甚至各類資產價格上漲產生普遍的拉動作用。

2.發展中大國經濟崛起對能源資源需求增加。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制造業和石化、鋼鐵等重化工業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大規模轉移,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發展中大國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對各類能源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價格趨于上升。而國際資本過剩、期貨市場投機炒作增加和地緣政治因素又進一步加劇了石油等能源資源產品價格的上漲。

3.高油價刺激生物替代能源發展。為應對國際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大力發展清潔、環保、可持續利用的生物質替代能源。大量的玉米、大豆和植物油被用于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特別是玉米和大豆的主產國美國制定了大規模的生物質能源發展計劃,形成與人畜爭地爭糧的局面,再加上近兩年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小麥主產國因干旱連續減產,造成全球大豆、玉米、小麥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據世界銀行分析,使用玉米等農作物生產乙醇等生物燃料是導致2007年植物油和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而后者對農產品價格指數上漲的貢獻率為15%,對食品價格上漲的貢獻率為20%。

4.石油等大宗能源資源產品期貨市場投機炒作盛行。由于期貨市場的發展,石油等能源資源產品的定價機制發生了很大變化,參與期貨交易和決定價格的交易方不再是產品的最終需求方和最終供貨方,而更多是通過期貨市場交易或投機牟利的各類金融機構。期貨交易的固有金融特性決定了石油等能源資源產品期貨價格極易受到各種政治、經濟和投機因素的影響。在能源資源產品供求關系偏緊、全球流動性普遍過剩、石油等重要能源資源產地地緣政治沖突不斷的背景下,石油等能源資源性產品的期貨價格不斷受到投機炒作,被一再大幅推高。

5.全球經濟失衡和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突出表現是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龐大。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高達8000億美元以上,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以上和全球經常項目逆差的60%左右。為縮減貿易逆差和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美國自2001年起連續大幅降低利率,放任和推動美元貶值,美元對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累計貶值幅度高達40%以上。由于國際市場石油等重要能源資源產品都是以美元標價和進行交易結算,美元持續貶值直接推高了這類產品價格的上漲。

6.國際商品市場能源資源性產品和農產品價格上漲逐步向下游制成品和各國國內價格上漲傳遞。近兩年來,隨著國際市場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制造業的生產成本不斷抬高,使得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的各類制成品價格也開始逐步上升,價格上漲開始從上游向下游傳遞。與此同時,國際商品市場價格上漲也開始向各國國內傳遞,特別是能源和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對各國消費價格指數逐步產生明顯的上升推動作用。可以說,目前的全球性價格上漲的根源是石油漲價引發食品漲價,并進而推動各國消費價格指數上升。

三、全球性價格上漲對我國的影響

首先,國際市場商品價格上漲加大了我國國內價格上漲壓力。去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攀升,連續5個月同比升幅超過6%,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幅較大,對價格總水平上升影響顯著。毫無疑問,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和貿易順差過大所造成的流動性過剩,是導致國內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但是,國際市場各類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對我國國內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國際市場能源資源性產品和農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不僅直接抬高了我國的進口成本,而且會通過各種渠道傳導到下游產業和其他相關行業,并最終影響到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全球性價格上漲會給我國造成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

其次,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給國內成品油價格和供應都造成很大的壓力。當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長期保持高位運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據有關部門測算,按每桶90美元計算,目前國內煉油企業生產成品油每噸虧損1150元。成品油價格調整面臨“兩難”選擇:提高成品油價格會增加交通運輸等眾多用油行業的生產成本,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國內的價格上漲壓力;不提高成品油價格,煉油企業虧損經營,不利于保障市場供應。

再次,國際市場糧食和食用植物油價格大幅上漲,又可能進一步推動國內食品價格上漲。由于國際市場糧食供應緊張,俄羅斯、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已經采取出口加征關稅、進口免征關稅等措施限制出口和鼓勵進口,這將進一步加劇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我國糧食生產連續4年豐收,國內糧食供應是有保障的,但國際糧價繼續上漲仍會推動國內糧價上漲。例如,我國食用植物油70%依賴進口,國際市場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價格上漲直接導致國內相關產品價格上漲。此外,國際市場玉米等飼料糧價格的大幅上漲,也會帶動我國玉米及飼料價格提高,加大國內養豬、養雞等養殖業的成本,導致肉禽及其制品價格的上漲。

最后,全球性價格上漲有可能加大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通貨膨脹預期。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今天,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緊密相聯,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上漲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和傳導作用。在國際市場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也在增強。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經濟總量逐步擴大,國家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國內經濟與國際市場已融為一體。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所需的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大量依賴進口;另一方面我國生產的部分工業制成品需要向國際市場出口。因此,國際市場價格特別是基礎性產品價格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實現中央提出的防止出現明顯通貨膨脹的目標,必須高度重視全球性通貨膨脹對我國的影響,采取綜合性措施,努力減緩國際市場基礎性產品價格上漲對我國的沖擊。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

 

來源: 人民日報

相關文章:
國務院赴22個省市區檢查物價穩定 電監會通知確保居民生活用電
國務院督查組赴22個省市區檢查物價穩定
謝伏瞻詳解物價統計改革 經適房不歸為商品住宅
民調揭示公眾新年愿望:物價不要再漲 找工作變容易
春節物價漲幅可能達7% 08年上半年漲價壓力大
2008年CPI漲幅在4%左右 奧運會后物價或明顯回落
2008年經濟三大猜想:物價漲到何時
08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物價股市樓市就業節能
近半數儲戶認為物價過高 居民通脹預期創歷史最高
圖片新聞:
中央氣象臺發布最高等級暴雪紅色警報 各地遭嚴重冰凍雨雪災害
水立方"洗澡"后透光度增加 更顯晶瑩剔透[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2008年公務員考試資訊大全/ 考研資訊大全
· 企業所得稅內外合一
· 08年經濟金融行業形勢分析預測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外商投資報告/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