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來,由國家四部委聯合12個糧食主產區實施的糧食豐產科技工程,五年累計增產糧食3660萬噸。
“這里是河南省浚縣農科所——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之一的15畝夏玉米超高產攻關田,去年這里的畝產已經達到了1064.78公斤。”
這項攻關成果使當地農民種的試驗田比過去的平均畝產整整提高了200公斤。
河南省浚縣矩橋鎮劉寨村支部書記 王學洲:“我們村按3700畝地算,老百姓純收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況下每年增產一百多萬(元)。”
糧食要增產,種子是關鍵。正是在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的支持下,河南浚縣農科所培育出了“浚單26”等系列優質良種,加上配套的一系列栽培管理新技術,使得小麥、玉米一年兩熟超高產的攻關田,在2007年創下了小麥畝產668.8公斤、夏玉米1064.78公斤的全年綜合畝產超噸半的歷史記錄,今年的夏收又創下了小麥畝產681公斤的好成績。
從2004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使長江中下游平原、黃淮海平原和東北平原國家糧食主產區創出了不同條件下的高產記錄。這些高產典型引領了我國糧食主產區高產的發展方向,突顯了自主創新在挖掘糧食豐產潛力的巨大作用。
科技部部長 萬鋼:“我們現在良種的培育力由過去的十年的周期,已經提高到5、6年的周期,這樣的話,使良種更加適合于市場的需求。”
到今年,糧食科技豐產工程已篩選出100多個高產優質高效糧食作物新品種,繼承創新了約百套具有區域特色的作物大面積豐產栽培技術,科技示范區面積累計達到6億畝,五年累計增產糧食3660萬噸,增加經濟效益500億元。在增產的同時,科技示范區化肥利用率與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每畝節本增效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