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25日電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經濟外向度高。9月份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日益蔓延,社會上一度傳聞這里出現了企業“倒閉潮”。記者近日在珠三角地區進行了調查求證,總的感覺是:國際金融危機確實給珠三角地區帶來了不利影響,但導致一些關閉停產企業的原因是多樣的。
風吹浮萍動 未到“傷筋動骨”時
走進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的中益科技公司車間,只見一片冷冷清清的景象:員工走掉一半,一些生產線已經停產。公司負責人說:“我們是小企業,生產高檔玩具供應歐美市場,目前訂單大幅萎縮。”
珠三角地區部分中小企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深圳市寶安區百靈達實業公司是一家家用電器加工企業。今年10月由于出口下降、經營虧損而關閉。來自湖南的失業工人周克祥說:“政府幫我們墊付了工資和加班費,現在經濟不好,工作難找,我最關心的是能否拿到補償金。”
但事實上,企業倒閉只是珠三角經濟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在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企業數量較多的東莞市,工商部門介紹,今年前10個月,這個市有714家企業倒閉,預計全年將達1000多家。這個情況與往年差不多,正常年份,東莞也要有千家企業死、千家企業生。
薇玫蠟燭公司是一家落戶東莞市樟木頭鎮的臺資企業,總經理翁明珠說,企業目前訂單在減少,流動資金也很緊缺,但還沒有關門的打算,300多名員工都在留用,少部分員工先放假或者增加休息時間,等待訂單增加再開工。樟木頭鎮僅外資企業就有300多家,目前有16家企業關閉。副鎮長徐鴻飛說,關閉的企業大都是一7兩百人的小企業,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很小。
在民營企業、出口型企業較多的佛山市,今年前9個月總計關閉企業526家。順德區委書記劉海說,直接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倒閉的企業不足10家,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時候。
在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的廣州開發區,今年以來50%以上的外資企業增資擴產,區內還沒有一家企業倒閉。
深圳市貿易工業局副局長殷勇說:“全市有28萬多家企業,目前有704家企業關閉,每年都有七八百家企業關閉或搬遷至內地,今年跟往年相比沒有太大不同。”
“受金融危機影響,一些企業受到沖擊是難免的,當前的關閉企業數仍屬于合理范圍。”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鵬飛認為。
關于農民工返鄉問題,殷勇認為,的確有不少企業存在裁員現象,有的是因為開工不足,有的是因為企業向內地轉移了。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顯現,很多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但還不能說珠三角已經出現了“企業倒閉潮”和“農民工返鄉潮”。
記者采訪到的地方黨政負責人普遍認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加劇,明年我國實體經濟將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其影響不可低估。
旱來草先枯 產業轉型得機遇
珠三角倒閉的一些企業從行業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五金塑料、電子產品、陶瓷建材等傳統型、低技術、高耗能行業。還有部分中小企業響應當地政府產業轉型的號召,主動調整,主動升級。如惠州市今年停產關閉中小企業407家,其中外遷企業有100家,占全部關閉企業的25%。
記者發現,也有一些企業是由于盲目擴張、經營戰略不當等問題而倒閉的。位于東莞的合俊集團旗下的合俊玩具廠和俊領玩具廠今年10月同時宣布倒閉,主要原因在于該集團在福建投巨資于礦業,最后未能收回成本,集團經營資金陷入崩潰邊緣。
順德區委書記劉海說,不能把企業的所有困難都歸因于國際金融危機。我們要做好危機繼續擴大的準備,但也不能太悲觀,要看到并利用好這次挑戰帶來的機會。
在困境面前,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注重創新的企業逆勢上升。如位于廣州開發區的京信通信公司,今年前10個月的國際市場業務就增長了200%。不僅如此,那些善于經營和開拓市場的傳統企業也在危機中獲得了發展。
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說,東莞目前倒閉的企業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也是要被淘汰的,政府本來也想關停高污染、高消耗、低產出的企業,現在市場把政府想干而沒能干的事推動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為政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經濟社會轉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以前我們認為這個過程需要10年,現在這個過程可能會縮短。目前,東莞市已決定連續5年拿出50億元支持企業發展,這些資金主要用在產業轉型、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幫助中小企業貸款、設立創業基金等方面。
南海區經貿局局長劉銘恩介紹,南海的鋁型材行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5年前有300多家企業,但屬于低端產業,由于土地租金、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也是要萎縮的,現在只剩下100多家了,而且這些企業也都開始轉型升級。南海土地資源十分緊張,淘汰落后的產能,正好可以“騰籠換鳥”,騰出土地引進先進制造企業,以產業升級來贏得新的發展動力,如新引進的新型顯示器項目投資約為40億美元。
未雨早綢繆 相扶相攜渡難關
在珠三角地區采訪,記者有一個深切感受,這里的各級政府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一籌莫展,而是精神昂揚地去做預案、想辦法,力爭把損失減到最小,甚至危中尋“機”,捕捉發展的新機遇。
東莞市為防止一些經營困難的企業主轉移資產或逃匿,對全市外資企業進行普查摸底,建立行業和企業經濟運行走勢臺賬,并設立應對“走佬經濟”的工資保障基金。即由市、鎮財政共同出資成立工資墊付保障基金,替企業欠薪逃匿后需要墊付工人工資的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短期借款,分擔其風險。
佛山市南海區委書記劉貽偉說,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加深和南海引進大企業、提升本地企業戰略的實施,勢必會使倒閉企業增加。為此,政府正在推出失業農民工幫扶救助措施,財政拿錢對其進行培訓,并對生活困難者給予救助,以保護和培養有效勞動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人力資源基礎。
從今年初開始,順德區北滘鎮實施“金種子”計劃,打算每年拿出1500萬元幫扶中小企業,目前鎮里準備擴大基金規模,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渡過融資難關。
“我們對企業進行甄別,設法幫扶那些在金融危機中市場規模、利潤空間都有所縮小,但產品有市場潛力和成長性的企業。在全鎮2300家工業企業中,有2000家企業需要各類幫扶。”北滘鎮黨委書記徐國元說。
獅山鎮是佛山市南海區來料加工企業比較密集的地區,副鎮長葉啟垣說:“由于外銷市場出現了困難,部分企業的產品想轉為內銷,但先要在海關補交進口原材料的關稅。大部分企業目前無力交納,鎮政府和海關協調后,海關同意出具保函,延緩關稅交納時間,一些企業因此重新獲得生機。”
東莞“小豬斑納”童裝品牌的成長歷程,是當地政府扶持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注腳。位于樟木頭鎮的這家制衣廠,最初只做貼牌加工業務,在政府的引導下轉為民營企業,并大舉開發內銷市場,如今擁有研發人員數百名,成為國際十大知名童裝品牌。
大浪淘沙,留者為金。在重壓和磨礪中生存并成長起來的企業,將會更加有競爭力。(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周亮、趙東輝、傅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