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發改委決定,1月1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近一段時間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回落,幾日來雖有波動,但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仍有一定的降價空間,為此,國家決定相應下調成品油價格。此次調價93號汽油由原來的5.44元下調為5.33元;97號汽油由原來的5.8元下調為5.68元。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盡管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個月中并未出現太大幅度的變化,但國內油價還是在一個月內調整了兩次,這在業內專家看來是一個顯著信號,意味著中國成品油價格已真正按照完善后的價格形成機制來調整,國內外油價終于迎來“接軌”時代,未來油價調整頻率將顯著提高。
就在去年12月19日,國內成品油價剛剛進行過一次下調,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00元和1100元。而一個月不到即進行第二次調價,這樣的頻率與近年來國內成品油價一直保持小幅調整頻率的“慣例”頗為不符。
據本報記者統計,上一次成品油價于一個月內調兩次還要追溯到2005年。當年6月25日,國家先上調汽、柴油出廠價每噸200元、150元;隨后又于7月23日進一步上調汽、柴油出廠價每噸300元、250元。整個2005年,國內成品油價共調整了5次。但此后,受國際油價暴漲影響,國內油價調整速度大幅放緩。從2006年到2008年,國內成品油價每年僅調整兩次,且每次調價之間都相隔數月之久。
對于在過去一個月內國內成品油價兩次下調的原因,國家發改委人士昨天進行了詳盡闡述。他表示,我國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以一定時期內國際上幾種原油價格的平均水平為基礎,加上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和市場利潤確定。為了避免國際市場油價劇烈波動導致國內油價頻繁調整,機制參考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是連續一段時期相關油種綜合平均價格。這也就意味著,國際市場某種原油某一天或某幾天價格變化較大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會調整,只有當國際市場相關油種一段時間內綜合平均價格變化超過一定幅度時,國家才會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我國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一個重要原則是價格調整要適時、適度地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企業生產成本,以利于保證國內市場供應,因此,價格調整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趨向大體一致,時滯不會太長。但與此同時,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對兩次調價之間的最短時間間隔做了相應規定。”上述發改委人士說。
本報記者從業內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目前規定的兩次調價之間最短時間間隔為22天。
“盡管這次調價幅度不大,但至少表明國內外油價已走向‘接軌’,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真正開始發揮作用。這可能是調價帶來的最大意義。”石油專家、東方油氣網副總經理鐘健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頻率會逐漸加快,國內外油價間接接軌將真正獲得實現。(陳其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財經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