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由于價格分歧,五大電力集團與煤炭企業未簽訂一單合同。
年后,煤電博弈終于出現轉機。有消息稱,華電、國電集團旗下電廠與山東淄礦集團簽訂了超百萬噸的合同。其中與華電簽訂24萬噸,與國電簽訂90萬噸。此外,華能集團也正積極與山東淄礦集團接觸,預計采購400萬噸。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普遍認為,這標志著2009年煤電合同簽約拉開了序幕,接下去煤電雙方應該會簽訂更多的合同。
2008年,火電行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的尷尬境地。由于煤炭價格暴漲,五大電力集團的總虧損額度在400億元左右。而為了不再遭受虧損之苦,五大電力集團面對煤企提出的合同煤漲價的要求,采取了抱團抵制的態度。
“2009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會在意料之中不歡而散,但近期轉機的出現,讓人覺得煤電雙方2009年合同談判已是握手言和。”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在他看來,這標志著2009年煤電合同簽約拉開了序幕。
目前,國內全年煤炭消費量中,電煤比例高達53.65%,五大電力集團的電煤消費量又占據其中50%以上——這讓它們在歷次電煤合同價格中有足夠的底氣。
去年,五大電力集團基于對2009年煤炭供應過剩的判斷,它們斷然拒絕了電煤漲價的要求,并咬定電煤合同每噸降價50元。但是煤炭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它們以增值稅上調以及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為由,要求重點合同煤每噸價格上漲50元,上漲后的價格為550元/噸。電力集團與煤企的報價出現100至150元的價格差距。
雙方僵持不下,導致在“2009煤炭訂貨會”上,五大電力集團沒有簽下一筆電煤合同。
但是,面對煤電雙方給出的理由,國家發改委沒有立即出手進行干預,只能等待時機進一步成熟。
雖然國家未進行干預,但據記者了解,在此次煤炭訂貨會后,煤炭企業紛紛開展了限產保價運動,希望以此穩住煤炭價格,向電力企業施壓。不過,春節后,部分煤炭企業的限產措施出現了松動。與華電、國電集團旗下電廠簽訂合同的山東淄礦集團相關人士就表示“公司開始加班加點生產”。
其實,對于電煤談判所出現的矛盾,國家能源局在日前結束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也進行了明確的表態:煤炭企業要求漲價有一定合理性,目前面對國內經濟受金融危機沖擊也并不適宜上調電價。當前的煤電之爭集中反映了當前電價未理順,但是煤、電企業都是國有企業,應以大局為重解決好問題。
國家能源局的這一表態,被業界認為是在向外界傳達能源局在力挺煤炭企業,而正是這一“力挺”,讓拖延了數月之久的電煤合同談判出現松動的重要原因。
朱寶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