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公布16省區市國稅部門稅收征管審計結果(全文)
據國家審計署網站:7月17日,審計署向社會公告了《18省區市財政預算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結合此次審計調查有關情況,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負責人就審計調查工作思路及發現的問題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去年,審計署組織各特派辦對18個?。ㄗ灾螀^、直轄市)地方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主要反映了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方面的問題,出于什么考慮?
答:2008年,根據審計署統一部署,財政審計司組織各特派員辦事處對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07年度財政收支情況開展了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情況。這樣安排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首要的是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這次審計調查緊緊圍繞完善預算制度、強化預算管理這一目標,一方面通過揭示和反映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從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角度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促進中央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預算制度,深入推進預算改革。另一方面通過揭示和反映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嚴格、運行不規范等薄弱環節,從明確管理責任、提高運行效能的角度提出審計建議,督促地方有關部門進一步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強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設。二是進一步深化財政審計的需要。1996年以來,我們每年都對中央本級預算管理情況進行審計,揭示了中央財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組織科學、運轉有效的基本制度和規定,審計的方式和方法也已比較規范,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對地方財政預算管理,則主要是通過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審計調查來掌握地方對中央補助的預算管理情況,較少涉及地方自身預算管理內容。因此,開展這次審計調查就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摸清當前地方財政預算管理現狀,既要客觀評價地方在推進財政各項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要揭示地方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整體上把握地方財政預算管理總體情況。三是適應財政形勢變化的需要。2008年以前,地方財政收支規模逐年大幅增長,形勢比較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各級財政管理狀況是否能夠適應新的局面,政府收支是否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接受人大監督,財政運行效率是否充分發揮,支出安排是否及時、規范等,都需要財政審計予以重點關注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在保障國家經濟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
問:這次審計調查在哪些方面體現了財政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答:充分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是審計工作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直接體現。特別是財政審計作為國家審計機關的永恒主題,更要在規范財政管理、推動財政改革、提高財政績效上下功夫。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要求,此次審計調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揭露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績效”的工作思路,圍繞完整性、真實性和效益性三個方面,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地方財政在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財政預算完整性的問題。強化財政預算管理,首要的是將所有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保證財政預算管理的完整性。今年劉家義審計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審計工作報告關于加強財政管理的意見,第一條就是要推進財政管理的統一完整。這次審計調查從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報、非稅收入和開發區預算管理等三個方面反映了地方財政預算不夠完整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二是收支決算準確性的問題。決算作為預算執行的結果,直接反映了預算執行的效率和質量。一些地區因專項轉移支付撥付和結轉下年支出管理不夠規范而影響了決算準確性,實際上說明這些地區預算執行管理還不規范,支出安排還不夠科學合理。三是資金管理效率性的問題。主要是揭示了一些地區在近年來財政收入形勢較好、資金較為充裕的情況下,財政資金管理效率不高,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并促使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嚴格控制財政資金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