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截至2008年,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3位。我國已由長期的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同時,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增加77倍,位次躍升世界第3位。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200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2770美元,我國已經由長期以來的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韓曉東)
光輝的歷程 宏偉的篇章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回顧系列報告之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史征程。6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探索,艱苦奮斗,勇往直前,在舊中國滿目瘡痍的廢墟上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輝煌成就,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一、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實現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歷史性巨變,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建國初期,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綜合實力十分弱小。60年后的今天,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增加77倍,位次躍升世界第3位。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經濟總量迅猛擴張,2008年超過了30萬億元,達到了300670億元,年平均增長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長速度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長9.8%,快于同期世界經濟增速6.8個百分點。2008年的經濟總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創造的財富量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1952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很小,1978年才達到1.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不斷提高,2008年為6.4%,位居美國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折合成美元,我國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86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27.2%,日本的78.6%。
圖1 1952-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
圖2 1953-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2.4倍,我國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后,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價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長32.4倍,年均增長6.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長8.6%。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0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277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國已經由長期以來的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起點低、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在60年之內能夠取得這樣的進步,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