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可燃冰:至少350億噸油當量 專家稱難采][青海發現可燃冰夠全國用90年 意義堪比大慶油田][專家解讀:祁連山凍土帶發現新能源"可燃冰"][是第三個陸域發現此能源的國家][可燃冰的發現歷程][百慕大三角現象疑與海底可燃冰有關]
國土資源部25日宣布,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我國凍土帶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和勘探,持續整整八年,歷盡艱辛而終獲成功,中國地質科學家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那么,我國內陸發現“可燃冰”有什么意義呢?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外貌極像冰雪或固體酒精,遇火即可燃燒,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被公認為地球上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21世紀最有希望的戰略資源。研究結果表明,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廣泛,資源量巨大,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全球資源總量的兩倍,因此是世界各國競相調查勘探的重點對象。
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大洋深處和世界永久凍土區。不久前,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后世界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計劃采到水合物實物樣本的國家。然而,由于深海鉆探面臨的特殊困難,以及海洋環境特別是深海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大規模商業化深海鉆探面臨很大困難,而陸地永久凍土區勘探開采,可行性要大得多,因此我國高度重視陸域永久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與研究工作。2002年國土資源部在啟動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調查時,同步部署陸域永久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的相關調查研究工作,終于在2008年11月5日,在祁連山南緣—青海省天峻縣永久凍土區成功鉆取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并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術認定。
在永久凍土區成功獲取“可燃冰”,對于我國未來的能源接續利用格外重要。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大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條件和資源前景。據科學家粗略估算,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我國在凍土區發現這一潛在資源,必將極大地開拓人類尋找新資源的視野,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型能源。
目前,人類對天然氣水合物的認識還相當有限。在科技部支持下,我國有關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863項目、973項目已經啟動,相關調查及開發技術研究也已納入國土資源部“十二五”規劃,與加拿大、德國等國際合作正在推進。在永久凍土區成功獲取“可燃冰”,表明我國有條件、有能力徹底搞清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海域、陸域齊頭并進,加快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評價、開發和環境效應研究,為開發利用天然氣水合物這一“后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創造條件。作者王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