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礎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推進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建立糧食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基本原則。
1.立足國內,基本自給。突出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國內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科學有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協調好糧經爭地矛盾,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的穩定。
2.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快推廣良種良法和先進適用的節水灌溉技術,配套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及裝備條件,充分挖掘增產潛力,著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步提升。
3.優化布局,突出重點。綜合考慮區域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糧食生產基礎,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產布局。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圍繞大型灌區,依托產糧大縣所在市(地),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劃定重點建設片區,集中投入,整體推進,形成集中連片、高產穩產的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
4.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圍繞糧食增產目標,統籌規劃糧食主產區、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因地制宜采取綜合措施,統一規劃重點片區建設內容,同步實施各類建設項目,確保項目銜接和配套。根據投資可能,按照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建設內容和建設進度,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各方面建設,加快改善糧食生產條件。
5.創新機制,持續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綜合運用財稅、價格、金融、法律等多種手段,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經濟,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制度,形成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創新管理機制,加強項目整合,強化分工協作。加快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注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完善農業用水模式和價格機制,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能力。
6.多元籌資,加大投入。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結構,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支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力度,現有涉農投資也要向糧食產能建設項目傾斜。完善糧食補貼、價格支持和獎勵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以及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55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500億公斤。
——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億畝,確?;巨r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
——糧食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到2020年,全國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9億畝以上,有效灌溉率達到51%,比2007年提高4個百分點;灌溉水利用系數 4達到0.55左右。耕地質量逐步提高,規劃區改造中低產田3億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65%,糧食生產災害損失率由10%下降到8%-9%,下降1-2個百分點。
4 灌溉水利用系數:指灌入田間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與灌溉系統取用的灌溉總水量的比值。
——糧食生產科技水平顯著提高。到2020年,糧食單產水平達到每畝350公斤,比2007年提高33.5公斤;糧食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實現良種全面更新1-2次,種子商品化供種水平達到85%以上,科技貢獻率由48%提高到55%,增加7個百分點。
2.分階段目標。
到201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5000億公斤以上,與現有能力持平略增。到2015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53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能力增加300億公斤。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實現55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能力增加500億公斤。
四、主要技術路線
針對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制約因素,未來12年挖掘糧食增產潛力的技術路線主要是,改造現有灌排設施,有條件的地方擴大灌溉面積,改善生產條件;推廣優良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改革耕作制度,開發利用有限資源;推廣使用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及配套技術,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防控重大病蟲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一)改善灌溉條件,改造中低產田。配套和改造現有灌排設施,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擴大灌溉面積,加強地力培肥等工程建設,大幅度改造中低產田,建設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糧田,進一步提高耕地的產出能力。
(二)選育推廣優良品種。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品種選育力度,挖掘種質資源潛力,培育高產、高抗、廣適的優良品種。重點培育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蟲、適應機械化作業的玉米新品種,滿足不同稻區生產條件且豐產性好、米質優、多抗的水稻新品種,多抗、高產的小麥專用品種,高油、高產、多抗的大豆新品種,加快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的研發。同時,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提高良種商品化程度和規模化種植水平。
(三)改進耕作方式。通過改革耕作制度和改進種植方式,充分利用光熱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黃淮海部分適宜地區改套種玉米為直播;北方地區發展保護性耕作,均衡土壤肥力;大力開發南方冬閑田,長江中下游地區通過科學選配糧油品種,增加雙季稻種植,提高復種指數。
(四)推廣重大技術措施。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農民進行全過程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提高技術到位率。玉米重點推廣增密技術、全膜雙壟溝播、催芽坐水種等技術;水稻重點推廣大棚育秧、集中育秧、使用壯秧劑和拋秧、機插秧、水稻精確定量播種等栽培技術;小麥重點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雙晚”等技術;大豆重點推廣窄行密植、行間覆膜、種子包衣等技術。同時,配套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水肥耦合等技術。推廣膜下滴灌、覆膜壟作、集雨節灌、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等農業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據農業部測算,推廣玉米增密技術單產可每畝提高50公斤左右,現有3億畝面積可推廣增密技術;推廣水稻大棚集中育秧技術單產可每畝提高10-25公斤;推廣“雙晚”技術,小麥、玉米單產可每畝分別提高5公斤以上。
(五)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節本增效和勞動力替代作用,加快推進主要作物、關鍵環節的生產機械化。北方旱區加快推廣深松整地、免耕播種、化肥深施等機械化技術,加強農機農藝結合;南方水田區推廣高效整地、稻草旋埋、機電排灌等技術,大力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據農業部測算,土壤深耕深松,可改善耕層結構,保墑增溫,畝增產10%左右。
(六)加大病蟲害防控。強化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統防統治,科學合理用藥,降低農藥用量,減少病蟲害損失。我國糧食病蟲害常年發生面積,玉米約8億畝次,水稻約17億畝次,小麥約10億畝次,糧食生產病蟲害損失率約5%。如果損失率降低1個百分點,即可減少糧食損失25億公斤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