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4 四大臨港產業區
東營臨港產業區域位于東營市東北部和東部臨海、臨港區內,主要為國有荒灘鹽堿地,起步區約1000多平方公里,重點建設化工、電力、臨港產業、物流等產業集聚區,打造區域內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電力供應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濱州臨港產業區域位于濱州市北部無棣、沾化、濱城區界內,起步區約700多平方公里,建成油鹽化工、船舶制造、建材冶金、生態電源、生物制藥、現代物流于一體的產業聚集區,環渤海區域性物流中心,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
濰坊沿海開發區域位于濰坊城區北部與濰坊港之間,包括寒亭區北部、濱海經濟開發區、壽光市北部、昌邑市北部,起步區約800平方公里,建成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農藥化工生產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區。
萊州臨港產業區域位于金城、三山島至萊州銀海化工園區之間,規劃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建成電力、冶金、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機械加工、濱海旅游、高技術生物育種、物流等產業聚集區。
一帶,即北部沿海經濟帶。遵循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突出高效生態的特點,依托港口和交通干線,以四大臨港產業區為支撐,以“三類園區”為節點,加快打造“三大基地”,構筑北部沿海經濟隆起帶。
“三類園區”。園區是產業聚集、企業集中的重要載體,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吸引外資的重要窗口。根據區位、資源、產業特色和發展潛力等條件,重點規劃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指市縣所屬省級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成為帶動全區加快發展的主體園區。特色工業園區,以省級工業園區為主體,依托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強化產業分工和配套協作,形成一批重化工業、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以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為方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發展優質商品糧棉、蔬菜、花卉、桑蠶生產、冬棗種植、農區飼養和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建成集生態、觀光、安全于一體的綜合性高效生態示范區。“三大基地”。即建成全省的生態產業基地、新能源基地和全國的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生態產業基地,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積極開發和引進先進實用技術,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統籌規劃石油生產、加工和儲備,擴大石油化工規模;延伸海洋化工產業鏈條,形成生態工業集群。發展具有突出優勢和生態適應性的高效優質農產品,形成生態農業產業鏈。突出港口優勢,發展臨港物流;突出黃河入海口、濕地等生態特色,發展休閑度假觀光生態旅游。新能源基地,充分發揮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等資源豐富的優勢,實施新能源應用示范工程,積極推進產業化開發利用,搞好農村沼氣推廣工程。循環經濟示范基地,針對該區域重化工產業比重較大的實際,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放大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示范效應,推廣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環的生產模式,加快構筑循環經濟體系。
(二)主體功能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著眼于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按照高效與生態相統一、發展和保護相一致、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原則,結合自然資源的組合特點,區域發展規劃按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三類功能區規劃。
1.重點開發區域。主要包括四大臨港產業區和各類開發區,距海岸線10公里以外的成片荒灘鹽堿地。以港口和鐵路交通干線等為依托,以大型化工基地、能源基地、物流基地為重點,著力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
2.限制開發區域。主要指沿海岸線開發帶的淺海灘涂、鹽堿地,以及高效生態農業區等。淺海灘涂區,充分考慮區域生態環境脆弱、環保要求較高的實際,適度發展養殖業,有序發展原鹽業,加快發展濱海旅游業,合理開發灘海油田、風能和海水淡化,嚴禁發展污染嚴重的重化工業,限制設立海洋傾廢區。高效生態農業區,依托區域資源和龍頭企業,努力調整種養殖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觀光、安全農業,著力培養具有突出優勢和生態適應性的優質名牌農產品。
3.禁止開發區域。主要指農業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和生態自然保護區等。農業保護區,嚴格保護基本農田,穩定耕地面積,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嚴禁其他產業擠占農業用地。水源地保護區,高度重視河流源頭、沿岸水源涵養和庫區保護,嚴禁發展高污染產業,限制城鎮建設和人口集聚。生態自然保護區(帶),包括東營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岸線自然保護帶、沿黃河和沿小清河自然生態保護帶。東營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業,適度開發綠色食品和立體林業;海岸線自然保護帶,搞好淺海護養,重點發展濱海旅游、生態旅游、綠色種植業、健康養殖業等;沿黃河和沿小清河自然生態保護帶,加強人工造林,重點發展優質糧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
專欄5 重點濕地保護區
1.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濰坊檉柳林濕地保護區
4.淄博高青大蘆湖濕地保護區
(三)城鎮和鄉村建設。
深入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以中心城市、沿海港口和產業園區為依托,以交通干線為主軸,形成大中小相配套、空間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健全、與產業發展相協調的城鎮體系。以中心村為重點,以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貌優美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構建城鄉統籌的鄉村發展格局。
擴大中心城市規模。按照建成最適宜于人類創業和居住城市的總體要求,著力提升東營和濱州區域中心城市形象,加快發展濰坊北部新城,促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集聚,增強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著眼于實現一體化發展,科學論證建設聯通東營、濱州兩市的黃河大橋,逐步形成組團式城市格局。到2010年,東營、濱州兩市人口規模分別達到90萬人和80萬人。
積極發展縣級城鎮。在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的基礎上,逐步強化縣城建設,膨脹城市規模,配套建設道路、通信、供電、供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強教育、金融、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和支撐條件。到2010年,力爭有10個縣城人口達到20萬人左右,提高其統籌城鄉發展能力。
集約發展小城鎮。作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要根據區位、人口和資源條件,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一規劃布局,強化產業支撐,加大道路、給排水、環境整治、垃圾處理、信息網絡等公用設施和科技、教育、衛生等事業的投資力度,依托港口、大型企業、重點園區、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風景旅游點等,集約發展一批地域優勢明顯、集聚和輻射功能較強、特色鮮明的工業重鎮和農村新社區。到2010年,力爭10-20個小城鎮人口規模達到3萬人以上。
加強鄉村建設。各級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要向農村傾斜,重點加大對農村道路、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教育、醫療衛生、能源、信息、文化、體育、氣象服務網絡等設施的投入。2008年完成中心村建設整體規劃編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確保規劃穩步實施。實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程和地震安全農居示范工程,借鑒成功發展模式,走多元化發展道路。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實施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為重點的村鎮容貌整治工程。積極發展農村沼氣、秸稈發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完善農村電網。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加快培養新型農民,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主體作用。力爭到2010年,重點城鎮和園區周邊農村實現農民居住社區化,90%以上行政村主要街道達到硬化、亮化、綠化和凈化,30%以上農村建成環境友好、生活富裕、舒適的生態村。
(四)縣域經濟。
實行城市農村聯動、三次產業聯動、經濟社會聯動,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努力增加社會就業、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壯大綜合實力,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圍繞為“三農”服務,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堅持工業強縣,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把潛在的自然優勢轉化為特色鮮明的發展優勢。抓好現代流通體系、農村金融體系、文化旅游產業等關鍵環節,繁榮發展服務業。合理確定城鎮功能定位,統籌規劃產業園區、商貿園區、居住小區,促使產業、企業、服務、居住相對集中。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市場機制,擴大簡政放權,配套推進縣域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四、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配套完善的水利設施體系、快捷暢通的交通網絡體系和安全清潔的能源保障體系,實現基礎設施的率先突破,增強支撐保障能力。
(一)水利設施建設。
統籌規劃防潮體系、引供水體系建設和黃河入海流路治理,構筑生態安全保護屏障,提高水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加強防潮堤建設。防潮堤壩是關系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安全保障線,必須作為改善投資環境的基礎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市場化運作,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新建和改造工程均按50年一遇防風暴潮和防震標準設計建設,關鍵岸段堤壩按100年一遇標準設計建設,有條件的地方要發揮防潮減災、交通旅游、國防安全、生態建設、灘涂增殖、產業開發等綜合功能。到2010年,新建防潮堤400公里左右,改造加固350公里左右。高度重視黃河擺尾問題,科學論證,超前規劃,留足備用入海流路。
完善水利設施。堅持興利除害相結合、開源節流并舉,突出增加供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努力攔蓄地表水,充分利用黃河水,適時引調長江水,合理開采地下水,擴大海水和微咸水利用規模,實現各種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優化配置。加強河道攔蓄疏浚綜合治理,實施一批重點河道治理工程,提高防洪除澇排堿供水能力。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新建一批平原水庫,實施現有水庫加固襯砌增容工程,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地下水庫。加快構建以區內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動脈為骨架,以骨干河道為經緯,以水庫和閘壩為節點,水系聯網、多庫串聯、城鄉一體、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網絡。加強海水和微咸水利用技術研究,建設一批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工程,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工礦、企業、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直接使用海水。加快更新改造供水配水管網,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搞好人工影響天氣工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加大治黃力度,完善分洪、退洪設施,提高防洪減災和利用洪水能力。鼓勵支持發展水產業,推進水價形成機制、產權制度、水資源管理體制等改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強水資源的引、蓄、調、用能力。到2010年,總供水能力達到35億立方米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以上,中水回用率達到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