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內外一體化,河套是深港合作的敲門磚。記者軒慧攝
關外將加快發展的腳步。圖為建設中的龍崗大運中心。記者梁嘉建、顧展旭攝
王榮昨在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上透露:深圳關內外一體化方案已獲批,即將印發公布
“特區內外一體化方案已經獲批,國家的批文已經在印刷廠了。”昨日上午,在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代市長王榮給大家爆出這樣一個“猛料”!隨后,場下掌聲一片。
這意味著,在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市民盼望已久的“特區外擴”終于可能成為現實。
文\記者阮曉光、鮑文娟、余琴
為新一輪發展拓展空間
在昨日上午的大會發言上,市政協委員、致公黨深圳市委會副主委韋樸就加快推進特區關內外一體化發言。他表示,30年前,為確保香港平穩過渡,為全國改革開放當好試驗田,深圳通過設關被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按不同法律和條例進行管理,在當時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香港平穩過渡10多年后,這種劃分的負面效應逐漸凸顯。”
“國家的批文已經在印刷廠。”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代市長王榮在回應該項內容時的發言讓現場與會人員驚喜不已。他表示,這是紀念30周年重大政策出臺的內容之一。王榮表示,“委員提出的‘批文’以后真正做到特區內外一體化,不是一個文件可以說了算,可以說要若干年的精力、財力、物力各方面建設。”
王榮同時表示,特區外面積是特區內的四五倍,開發水平、密度、潛力很大,“國家政策的出臺,確實為深圳新一輪發展提供了既充分的條件,又拓展了極大的空間。”
方案去年提交國務院
特區和特區外的發展嚴重不平衡,在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天壤之別也一直備受詬病,嚴重制約了深圳整體的發展后勁。
記者了解到,去年獲批的《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經將特區擴容方案“提上日程”,并著手了相關的專項調研工作。而且,深圳起草的特區擴容的方案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提交給國務院。
雖然王榮書記昨日沒有透露特區內外一體化方案的具體內容,但可以人們的普遍推測是特區內外“合二為一”,二線關的問題不可回避。讓所有深圳人更為期待的是,在此利好政策下,關外將迎來怎樣的一場巨變?
問題
1、關內關外發展失衡
在致公黨深圳市委員會的提案上,記者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去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達8201.23億元,關內與關外生產總值比為“1.2:1”,這意味著關外每平方公里產值僅相當于關內的21.2%。
“寧要關內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這些話形象地道出了深圳關內和關外的顯著差別。政協委員們表示,長期以來,在深圳人心目中,形成了關內是城區,關外是郊區的概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并沒有真正把關外當做“城市”來管理。因此在基礎設施、市政配套以及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與特區內差距明顯。
以教育為例,每學生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關外低于全市水平約1000元,這影響了教師素質隊伍的提高。
另外,關外十分缺乏公立大醫院,老百姓看病就醫難問題突出。
2、二線關成發展枷鎖
18年前,一條東西全長90.2公里的邊防管理線把深圳“一分為二”:“關內”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區屬特區,總面積395平方公里;“關外”的寶安、龍崗區總面積1557平方公里,而這條相對于海關的分割線,便被稱為“二線關”。
歷史上,二線關曾為減少邊境偷渡,保障特區環境安全起到了巨大作用,被形象地稱為“特區衛士”。然而,隨著邊防證檢查撤銷,特區內外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不少人意識到“二線關”已經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障礙。近幾年來,有關二線關的議題也是不斷浮出水面,幾乎成為深圳每年兩會的例行話題。“撤除二線關,將是深圳政府未來20年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深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政協委員韋樸昨日如此表示。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教授楊立勛認為,“二線關”的存在,導致特區內過度開發,特區外開發不足。
其實,最備受市民詬病要屬二線關口的交通問題,“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時期,關口的交通狀況最為糟糕,我每次經過梅林關,都要堵塞20分鐘以上。”一位政協委員對記者表示,南頭、同樂、梅林、布吉等關口已經成為深圳的交通“瓶頸”,應盡可能采取“撤關”的方式,最快速度的消除關口對特區內外交通一體化的負面影響。
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認為,“二線關”就像一道鴻溝,還造成了深圳人心理上的隔閡。特區內外“合二為一”既有利于深圳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也會提高城市的整體競爭力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