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2011年7月29日電(記者王振紅) 今天,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以下稱《報告》)在京發布。
中國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發布會上呼吁要科學認識GDP。
他指出,現在對GDP的認識存在幾個誤區,認識誤區一是:認為GDP的數量和增速是衡量政績的唯一標志,以GDP定英雄排座次的風氣,嚴重地扭曲了科學發展的核心要求;認識誤區二是:當聽到GDP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陷后,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GDP誤國害民,罪惡多端,甚至想立即拋棄GDP。
牛文元指出,我們必須明白,在清醒認識GDP存在缺陷的同時,必須承認在目前能夠綜合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財富積累的最佳指標,仍然非GDP莫屬,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指標可以代替它。
他介紹說,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繆爾森等在第15版《經濟學》中通俗地寫道:“正如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能夠探測地球一樣,GDP能夠給你一幅關于經濟運行狀態的整體圖畫。這就使得總統、國會以及聯邦儲備委員會能夠搞清楚:經濟是過冷還是過熱,是需要刺激一下還是需要緊縮一點,是否有衰退或者通貨膨脹的威脅。”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甚至指出,“雖然GDP和其他國民收入帳戶 是顯得有點神秘的概念,但它們確實屬于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美國經濟協會前會長艾斯奈爾指出這個國民經濟收入和產出帳戶是“20世紀對經濟知識的重要貢獻之一。”GDP的光輝當然不可能掩蓋先天的缺陷,因為GDP計量了不應該計入的,同時卻忽略了它應該計入的財富,因此一個粗略的估計認為,它對于整體財富計量的準確率只能達80%~85%。更為學者所詬病的則是GDP還把質量不好的財富甚至把制造人類災難的財富,也計入到其總量當中,其實這等于污穢了“真正的”財富。
著名的“投入產出法”制定者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列昂節夫,在其逝世前曾一直設法尋求將能源、資源、環境的代價納入到投入產出體系之中,以消除資源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成本外部化所換取GDP數量的不真確性。
牛文元指出,如何思考自然綠色、經濟綠色、社會綠色、制度綠色對于衡量真實財富的綜合效應,一直為全面表達GDP質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十分重大的挑戰,也成為創制與設計“中國GDP質量指數”基本出發點。
他說,我們不盲目崇拜GDP,我們也不盲目拋棄GDP。關注的核心是不斷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資源、少犧牲環境,綜合降低自然成本、生產成本、社會成本、制度成本前提下“品質好的GDP”。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