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水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11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為5603萬噸,比2002年增長41.7%,年均增長3.9%。其中,內陸水產品2695萬噸,增長62.7%,年均增長5.6%;海水產品2908萬噸,增長26.5%,年均增長2.6%。人工養殖擴張迅速。2011年,人工養殖水產品4023萬噸,比2002年增長59.5%,年均增幅為5.3%。其中,人工養殖內陸水產品2472萬噸,增長69.1%,年均增長6%;人工養殖海水產品1551萬噸,增長46.3%,年均增長4.3%。海水捕撈增長較慢。2011年,捕撈水產品產量為1580萬噸,比2002年增長10.3%,年均增長1.1%,分別比人工養殖低49.2和4.2個百分點。
二、農業現代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農業科技創新成效顯著。科技進步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在建設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在生物育種、糧食豐產、節水農業、數字農業、循環農業、動植物疾病防治等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增加了我國農業技術儲備,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據科技部統計,2011年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良種對糧食作物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0%,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3.5%。
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十六大以來,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實現快速發展。據農業部統計,2011年全國農用機械總動力97735萬千瓦,比2002年增長68.7%,年均增長6%;大中型拖拉機441萬臺,比2002增長3.8倍,年均增長19.1%;小型拖拉機1811萬臺,比2002年增長35.2%,年均增長3.4%;聯合收割機111萬臺,比2002年增長2.6倍,年均增長15.3%。2011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十六大以來,國家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旱作農業示范工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機肥綜合利用與無害化處理,引導農民多施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10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已涵蓋全國2498個縣(場、單位),受益農戶達1.6億,技術推廣面積11億畝以上;土壤有機質提升試點項目已涵蓋全國30個省(區、市,含中央農墾系統)的619個縣(市、區、場),實施面積增加到2750萬畝。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根據水利部統計,2011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為61682千公頃,比2002年增長了13.5%。
農業科技進步、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和各種現代投入品的大量使用,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一是糧食單產屢創新高。2011年平均每畝糧食產量達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長17.4%。其中,稻谷畝產量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長8.1%;小麥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長28.1%;玉米383公斤,提高55公斤,增長16.7%。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