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朝哪個方向發展?能否打破“一考定終身”?一系列新政策讓高考話題持續升溫。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關注度最高的考試,高考的一舉一動牽動人心。近日,北京等地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后的高考方案相繼出臺,清華大學等5所著名高校實行聯合自主招生,北京大學自主招生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一系列新政策出臺,讓高考話題持續升溫。
“新課改高考”新在哪?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改革力度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基礎教育變革,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通過變革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中新課程改革于2004年啟動,海南、廣東、山東、寧夏為首批實驗區。到2010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實行普通高中新課程,這意味著,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行與之對應的新高考。
教育部此前出臺的《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各地制訂新高考方案定了基調。
從2007年開始,新課改后的高考已舉行了3年。2010年,北京、陜西、湖南、黑龍江、吉林5個省份將實施“新課改高考”。屆時,實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將達到16個。
教育部出臺的指導意見很明確,這輪全國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加強對高招考試、錄取和中學綜合評價的統籌,推進綜合改革,其新意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對普高學生的綜合評價制度,并逐步納入高校招生選拔評價體系。二是進一步深化統一考試內容改革,要求考試內容與高中新課程內容銜接,注重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三是在考試科目上,除語、數、外和相關科目(即文綜或理綜)外,也可根據本省實際設置其他科目,是否增加選考內容以及選考內容的比重等,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記者點評】理論上講,“新課改高考”這種多元化考試評價體制,更加機動靈活,更能體現學生的個性及自主選擇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
統考下怎樣實行多元評價?
恢復高考以來,高考改革的腳步一直不曾停歇,但統一高考的形式沒有變。事實上,完善和堅持統一考試已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選擇。自1945年以來,韓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在統一考試與非統一考試之間來回變動了7次,1995年正式決定實施全國統一的“大學修學能力考試”。俄羅斯從2008年起開始實行大學入學統考,在全國推行統一考試制度。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表示,今后改革的思路,不是取消全國統一考試,而是在堅持統一考試的基礎上,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同時,要有多元的評價。要通過加大多元化的評價,把學生的長處顯示出來。
由教育部批準,目前全國有76所大學實行自主招生改革。近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五所高校宣布實行聯合自主招生。五所高校采用了統一的報名網站,考生可同時選擇兩所高校。
北京大學2010年自主招生將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該校從全國400余所提出申請的中學里確定39所中學為“實名推薦制”推薦學校。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政策進一步深化的積極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誠信體系的有益嘗試。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指出,未來的高考應遵循“統一考試、多元錄取”的改革方向。而高考改革的最終指向,則是推進素質教育。
【記者點評】從統一走向多樣,從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離,最終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統考為主、統分結合的多元招生考試制度。這將是今后高考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