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正在考驗國資委對央企投資的監管能力,銀監會披露兩戶中央企業違規炒股、炒樓后,國資委加在央企頭上的非主業投資“緊箍”一緊再緊。
國資委網站昨日刊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央企業投資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重申企業違規使用銀行信貸資金投資證券和房地產業的,國資委將對企業進行通報批評并給予相關責任人紀律處分。
部分央企投資違規
《通知》強調央企在進行非主業投資時,包括非主業性質的房地產、金融、證券和保險業投資等,須及時向國資委報告(審核、備案)并報送有關材料和情況。
該《通知》的簽發日期是6月27日。此前的6月18日,中國銀監會宣布對被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和中國海運(集團)公司挪用信貸資金的八家銀行分支機構進行行政處罰。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和中國海運(集團)公司共計挪用了近45億元的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16號,下稱《辦法》)被視為國資委嚴控央企非主業投資的“緊箍”。
2006年8月,國資委在《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中,為央企投資劃定了 “紅線”,規定央企非主業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一般控制在10%以下,央企投資中,自有資金占總投資的比重一般為30%以上。
去年年底,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關于央企是否有大量資金違規曲線進入樓市的問題時,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強調,中央企業的投資只能投向主業,如果有非主業投資,必須要經過國資委的批準。目前國資委允許做房地產的只有中海地產、保利置地、華人置地等12家企業。
投資幾條紅線
盡管一再重申,在牛市的背景下和高額利潤的驅動下,還是有央企屢屢大膽“越線”。
在昨天發出的《通知》中,國資委表示:“一個時期來,部分企業投資活動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企業在負債率過高、超出企業財務承受能力的情況下,仍在盲目擴大投資規模;有的企業違規使用銀行信貸資金投資股票和房地產等;有的企業進行非主業投資、境外投資、計劃外追加項目和高風險領域投資活動,不按規定向國資委報告等。”
《通知》重申央企要嚴格執行企業重大投資活動報告制度,按照《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企業非主業、投資企業境外投資,需由國務院批準的投資項目或者需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核)準的投資項目,企業年度計劃以外追加的重大投資項目等,都需要向國資委報告。
不久前,財政部、國資委、商務部、國家外匯局等部委聯合開始對境外國有資產進行全面的登記檢查。此次檢查涉及到1000多家中央駐外企業和中央企業駐外子企業,將于8月底結束。《境外企業國有產權管理辦法》、《境外國有資產審計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也將在今年適當時候出臺。
《通知》還再一次亮明了央企投資的幾大“禁區”:總投資規模應控制在合理負債率之內,非主業投資規模應控制在企業發展規劃提出的合理范圍之內,嚴禁違規使用銀行信貸資金。
央企投資活動不按照有關規定向國資委報告的,將對企業進行談話提醒或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將給予相關責任人紀律處分。
按照《通知》要求,央企將對2006年以來本企業的投資情況,開展一次自查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報告國資委。(張馨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