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頻道1月22日電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日前在中國經濟論壇上表示,我國國民儲蓄率占GDP非常之高,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十分突出,根源在于當前金融體系的畸形導致融資門檻過高。
胡祖六認為,我國有一個矛盾的現象,一方面國民儲蓄率占GDP的比例高達45%,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國家,應該說我國不缺資金,但是另一方面的現實卻是企業融資困難,不僅大企業融資難,而且政府背景的公共基礎項目融資也很難,中小企業就更難,民營企業尤其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矛盾跟我國目前金融機構的畸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胡祖六說,我國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銀行信貸一般是短期融資工具,不能做永久的流動資本,資本市場雖然經過16年快速發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很多方面的功能還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渠道不暢通,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政所造成的障礙所造成的,監管過于苛刻導致融資的門檻過高。
胡祖六
他說,一個有效資本市場應該為企業滿足多樣化的融資需要,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手段,既可以為大企業融資也可以為中小企業融資,既可以為成熟的企業融資,也可以為新生的企業融資,既可以為公認優質的行業龍頭融資,也可以為質量平平、業績一般的企業融資,這也是給投資者提供多樣化投資的產品,這樣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然而,我國股票市場盡管經過十六年發展初具規模,但是從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來說遠遠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債券市場更不用說了,占企業外部融資的比重還不到1%。
胡祖六建議,我國今后一定要注意發揮資本市場本身功能,而不能政府事先把門檻設得太高,使得融資需求的企業能夠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資本多和融資難悖論。(作者:劉元旭 胡梅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