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胡江云 趙書博 紡織業 紡織">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二、中國紡織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經濟全球化
2001年末,中國成為WTO成員。一方面,中國取消和降低包括紡織品等進口產品的關稅,削減許可證、配額等非關稅壁壘;另一方面,中國貿易伙伴實施《紡織品與服裝協定》,削減了紡織品的配額等非關稅壁壘,大大降低了中國紡織品的市場準入門檻。但是,2005年以來,美國、歐盟要求中國實施紡織產品配額措施。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等方面政策既要符合中國國情,又要考慮國際因素,國際經濟形勢與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發展方式轉變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發展方式轉變越來越迫切。首先,中國紡織業面臨土地等資源約束。1978~2007年期間,中國農作物如棉花、麻類以及其中黃紅麻的播種面積比例呈現下降的發展趨勢,紡織原料依賴于可耕地資源的中國紡織業發展時刻受到可耕地資源的約束。
其次,中國紡織業的勞動力成本上升。2005~2007年中國紡織業職工的平均工資分別是10597元/年、11964元/年、13866元/年,2006年、2007年分別增長12.9%、15.9%。不僅如此,這些職工平均工資沒有包括中國職工的有關保險、失業救濟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以來,中國企業的拖欠工資、雇傭未成年人等違規行為大大受到遏止,進一步增加了紡織業的勞動力成本。
為此,中國政府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加強環境保護等。21世紀以來,中國實行宏觀調控政策,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加強環境保護,有效利用資源,強調節能減排等。中國政府提出,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三、中國紡織業的產業控制力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海關統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數據,2003~2008年前11個月期間,中國紡織業的內資比例相對穩定,基本處在75%~78%之間,從77.15%變化到77.30%;出口依存度相對穩定,處在23%~32%之間,從31.67%下降到23.75%;進口依存度持續下降,從15.72%下降到5.54%;外資依存度持續下降,從25.54%下降到8.12%(見表2)。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紡織業的產業控制力總體較強。
表2 中國紡織業的產業控制力部分指標(%)
|
內資比例﹡ |
出口依存度﹡ |
進口依存度﹡ |
外資依存度 |
2003年 |
77.15 |
31.67 |
15.72 |
n.a. |
2004年 |
76.73 |
31.67 |
13.52 |
25.54 |
2005年 |
75.38 |
29.65 |
10.45 |
16.37 |
2006年 |
75.45 |
29.72 |
8.80 |
13.02 |
2007年 |
76.37 |
25.82 |
7.16 |
9.16 |
2008年 |
77.30 |
23.75 |
5.54 |
8.12 |
說明:﹡表示2007年、2008年是指1~11月的數據,n.a.表示數據不可獲得。
資料來源:原始數據來自海關統計、國家統計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