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國已普遍意識到貨幣泛濫的后果,陸續采取加息行動,通過緊縮銀根來吸收過剩的流動性,以維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另外,有些國家近期雖然沒有加息,但種種跡象顯示,也傾向于采取進一步的緊縮措施。
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加息周期,可以減少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國際熱錢向我國的流入,為我國匯率改革贏得空間,也有助于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最近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財政政策要加大對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
筆者認為,下一階段央行仍需使用價格型調控手段,盡快上調存貸款利率,提高資金使用成本,抑制信貸投資過快增長,及時防范資產價格泡沫。雖然實施緊縮性政策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有利于國民經濟良性健康發展,適當的代價是必要的。
此前我國央行一直對加息比較慎重,主要是擔心熱錢流入,有意維持3%左右的中美利差。實際上,國際熱錢并不在乎幾個點的利差,更看重的是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因此,如果連續加息能夠抑制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不斷攀升,抑制熱錢的效果可能更為顯著。
在既存在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又要控制人民幣升值步伐的情況下,我國央行需出臺深度凍結貨幣流動性的措施,及時加息,強化市場預期。我們要吸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在本幣升值過程中的教訓,不能再延用人為壓低人民幣利率、擴大中美利差的辦法來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其后果將是可怕的。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利率水平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不利于控制信貸膨脹和投資擴張。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例,從1990年以來便震蕩下行,此間的平均利率水平為5.73%,當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06%(還要扣除20%的利息稅),顯然不利于控制信貸膨脹和投資擴張。
目前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實際存款利率為負,貸款利率明顯低于企業利潤率和投資收益。在通脹壓力不斷上升、投資信貸過快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需順應全球緊縮趨勢,未雨綢繆,盡早出臺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措施,明確市場預期,加強流動性管理,著重控制信貸規模和投資規模。
由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授權國務院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減征個人所得稅,因此近期最緊要的是盡快取消利息稅,切實保護居民的儲蓄利益,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