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未推凈資本縮水券商旗下期貨公司普遍虧損
據記者了解,由于前期投入過大,而股指期貨又遲遲未推,同時傳統商品期貨又競爭激烈,因而在商品期貨大牛市的情況下,大多數券商系期貨公司今年以來的業績卻并不理想。
以上海地區為例,據有關數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25家期貨公司未經審計的凈資本總額為18.2476億元,較2007年底的17.7571億元增長了4905.9萬元。受益于商品市場的活躍,期貨公司“家底”整體增厚。然而,其中7家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卻出現了凈資本縮水的情況。截至4月底,這7家公司未經審計凈資本總額為7.0749億元,較2007年底的7.3391億元減少2641.8萬元,平均每家減少370余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股指期貨懸而未決是導致券商系期貨公司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備戰期指,證券公司在過去一兩年里紛紛收購期貨公司,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系統建設,完善組織架構,以滿足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提出的業務需求。然而,股指期貨遲遲未推,致使公司前期投入的不少資源漸漸閑置,尤其具有優勢的金融期貨研究、業務部門無法形成產出,只有靠商品期貨部門苦苦撐整個公司日常運營。同時,由于之前券商設立營業部受限,證券公司通過期貨公司擴張增設營業部,又加重了后者的成本負擔。
此外,隨著國內股市的頹靡,證券公司已自顧不暇,對旗下期貨公司的業務支撐也越來越少。華東某券商系期貨公司高管坦言,由于證券營業部收入下降,加之客戶套牢,目前難以通過母公司渠道獲得客戶資源。但期貨公司每個月房租、員工工資加上固定資產折舊,靠微薄的商品期貨手續費收入顯然無法彌補,每個月公司賬面虧損數十萬元。
但另一方面,在商品領域做得較好的綜合類期貨公司卻高歌猛進。據了解,部分期貨公司客戶保證金已突破20億元,而兩年前該指標僅接近目前水平的一半。
分析人士對此表示,作為后來者,券商背景期貨公司在傳統商品市場上起步較晚,但未來隨著股指期貨推出,及金融衍生品逐漸豐富,預期這類公司將大有可為。
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全國期貨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共成交期貨合約85928616手,成交金額為50571.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7.96%和87.65%,環比則分別下降了20.38%和1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