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公布的7月份金融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外匯貸款余額為2747億美元,同比增長45.03%。當月外匯各項貸款減少6億美元。同比多減少48億美元(去年同期增加42億美元)。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的外匯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的局面。
所謂外匯貸款就是以外匯形式發放給企業個人的貸款,今年前幾個月,我國外匯貸款的月增加額基本徘徊在100億——200億美元之間。相比之下,7月外匯貸款額出現負增長令市場頗感意外。
中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分析師石磊指出,7月外匯貸款負增長主要由以下兩方面因素造成:首先,7月份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放慢,市場對美元等外幣將持續貶值的預期有所減弱,貸款意愿較前期減弱;其次,外管局調減金融機構外債規模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外匯貸款規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前段時間外匯貸款的驟增加大了我國宏觀調控的難度,目前這一局面已有所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與7月份外匯貸款出現負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當月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明顯增加。數據顯示,當月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增加56億美元,同比多增100億美元(去年同期減少44億美元)。外匯存款的增加同樣反映出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不如從前。
除外匯存貸款外,央行昨天還公布了貨幣供應量(M2)、人民幣貸款等敏感數據。截至7月末,M2余額為44.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35%,增速逐步回歸至16%的合理水平。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818億元,與3000億元左右的月均貸款額相差不遠。M2和貸款額的雙雙回落反映出我國通脹壓力較前期減輕。(陳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