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黃金儲備不能生息獲利
金價波動也會帶來價值損失
黃金并非現實國際支付手段
政策應該統籌考慮靈活應對
上月末,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確認了中國最新的黃金儲備數據,根據該數據,目前我國黃金儲備已達1045噸,與2003年的600噸相比增長了75.6%,在世界各國黃金儲備排名中僅次于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而位居第五。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輿論界和金融市場的密切關注。但是,綜觀國內學術界和金融業界多數人士的觀點,基本呈現為一邊倒地為黃金儲備大幅度增加叫好。筆者則認為,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黃金儲備增加也必然具有正負兩方面的客觀效應,因此,辯證、理性地看待黃金儲備增加或許更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黃金儲備的作用。
毫無疑問,在當前變幻莫測的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下,增持黃金儲備具有多方面的好處:其一,眾所周知,與外匯儲備存放或投資于儲備貨幣發行國不同,黃金儲備一般存放在本國,所以,黃金儲備通常屬于國家主權范疇,它一般不受超國家權力的干預,這是增加黃金儲備較之增加外匯儲備的一大優勢。其二,黃金本身是價值實體,與外匯儲備會隨著儲備貨幣貶值而減少其實際價值不同,黃金是保存價值的最可靠手段。其三,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已實行了黃金非貨幣化,但黃金作為永恒財富的性質并未消失,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黃金儲備的增加都意味著國家所擁有的永恒財富的增長,特別是在國際政治、經濟、金融形勢發生突變時,黃金作為永恒財富的性質更會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其四,增加黃金儲備、提高黃金儲備在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的比重,有利于改善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的內部結構,保障國際儲備資產的安全。
不過,在承認增加黃金儲備積極效應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對增持黃金儲備的局限性保持幾分清醒認識。首先,外匯儲備無論存放在國外的銀行還是進行投資,都可以給我國帶來相應的利息收益。相比之下,增加的黃金儲備不僅不能生息獲利,還會帶來追加的保管費用,用國際儲備資產管理的盈利性要求來衡量,增加黃金儲備在經濟上顯然遠不如增持外匯儲備合算。其次,黃金雖然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但增加黃金儲備并非沒有風險。由于國際市場上黃金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經常發生波動,因此,如果增持黃金的時機選擇不當,或者增持黃金后,金價出現大幅度下跌,就會給我國帶來黃金儲備實際價值的巨大損失。第三,雖然黃金仍然是各國儲備資產的一種重要形式,但在當前世界各國的國際收支中,黃金只起最后保證的作用,并非現實的國際支付手段,當需要動用黃金儲備時,通常的做法是將黃金儲備在國際黃金市場出售、換取外匯,然后用外匯進行國際貿易和非貿易的支付。既然外匯才是國際間實際運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增加黃金儲備的作用最終仍然要通過外匯來實現。第四,由于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同屬于中央銀行的資產,因此在貨幣政策上,增加黃金儲備與增加外匯儲備會產生相同的貨幣乘數效應。特別是在當前銀行信貸規模猛增、未來存在潛在通貨膨脹壓力的情況下,繼續大規模增持黃金儲備會導致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大量投放,從而加大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
既然增加黃金儲備有利也有弊,筆者認為,在黃金儲備管理上就必須采取統籌考慮、靈活應對的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興其利而除其弊。所謂統籌考慮就是應當將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統籌考慮,共同納入到整個國際儲備資產的管理中,既要在黃金儲備規模和比例確定上與外匯儲備通盤考慮,以便保持較為適當的儲備資產總規模和優化的儲備資產結構,也要在黃金儲備管理政策、管理原則和經營目標上與外匯儲備通盤考慮,盡量做到二者的相互統一。所謂靈活應對就是要在上述統籌考慮的前提下,根據國際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靈活調整黃金儲備經營管理策略,通過低吸高拋盤活黃金儲備,增強黃金儲備的流動性,并獲取更多的黃金儲備經營收益。(謝太峰 作者系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