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一、總體思路與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發展指導方針,牢牢把握發展機遇,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全面落實“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和“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更好地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以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完善機制、鼓勵創新、促進創業為突破口,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努力營造干事創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思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全省人才發展應堅持以下總體思路:
把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緊密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定位確定人才發展目標,充分發揮人才在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作用,以加快人才發展引領、帶動和保障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把加快形成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作為人才工作的當務之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在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工作布局中,切實做到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投資優先保證、人才制度優先創新。
把立足自主培養和用好用活現有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主要導向。立足省情實際,調整人才培養方向,改進人才培養方式,增強人才培養實效,努力造就大批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和應用開發型人才。努力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優化政策環境,用好用活現有人才,穩定骨干人才,引進具有真才實學、真正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急需人才。
把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激發活力作為人才工作的關鍵環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深入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發展規律,下功夫破解影響和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著力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各盡其才、各得其所的良好環境。
把依托產業、集聚開發作為人才工作的重要途徑。依托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重點行業、重大項目和重點學科,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實施重大人才項目,培養提高現有人才,吸引集聚緊缺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發展的實際效益和整體水平。
把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作為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進人才管理方式,努力形成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管理模式。通過強化考核、督促檢查等措施,引導用人單位落實人才政策、重視人才發展、加大人才培養開發力度,為事業長遠發展提供保障、積蓄力量。
把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整體推進作為人才工作的主要方法。以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為先導,以應用型人才為主體,統籌城鄉、區域、產業、行業和不同所有制人才發展,整體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壯大規模、提升素質、改善結構,實現各類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把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凝聚各方力量作為人才工作的組織保證。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責,調動各級各部門參與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凝聚推動人才發展的整體合力。
(三)戰略目標
到2020年,全省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和造就一支規模不斷壯大、結構趨于合理、素質全面提高、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人才作用有效發揮,人才發展總體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在重點領域形成比較明顯的人才競爭優勢。
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人才總量達到248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比重提高到11%。
人才素質大幅度提高。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22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
人才結構和分布更加合理。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業型人才比例明顯提高,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支柱產業、重點學科形成人才集聚高地,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緊缺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全省第一、二、三產業人才分布趨于合理。
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升。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2%,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0%,人才貢獻率達到32%。
專欄1:人才發展主要指標